第六百四十一章 礼部大计

    第六百四十一章 礼部大计 (第3/3页)

    “骊山要开拓山门,好好研究学识,就该一心钻研学识,朝堂权力终究距离我们太远。”

    小武眼神多了一些别样的神采。

    俩人是师姐妹,但俩人在来骊山之前的童年却大相径庭。

    因为家室与出身,小武从小的童年就过得不好,不是家中嫡女,还有母亲的出身。

    而徐慧则好一些,自小跟着家中父亲为官,出身也是东海徐氏望族,受家里门第的熏陶,自幼也是读书识字,能够写文章也懂事,受长辈喜爱。

    她父亲现在就在朝中任职,也会与自己说起一些朝中发生的事情,也会说到现在师父的处境。

    徐慧低声道:“师姐,我这边整理好了。”

    小武看了看自己的书架,应声道:“我这里也快了。”

    徐慧爬着梯子从书架的高处下来,“我帮师姐整理吧。”

    两双小手将地上的书卷拿起来,依次放入书架上。

    徐慧微笑着,能帮师姐就帮,这是爹爹一直教导的,与人帮助,与人交好,为人立身之道。

    其实她明白这位师姐的心思,但尽可能劝说她,感染她。

    一家人忙活了好半天,临近傍晚的时候,才将藏书阁的书籍整理好。

    张阳在厨房忙碌着,“小慧,帮我去摘些葱。”

    徐慧应声道:“好!”

    “小武,把装猪油的罐子拿来,厨房里没有猪油了。”

    “这就拿来。”

    师父的话打断了两个小丫头的低语,匆匆去办事。

    徐慧捧着一把葱放在灶台边,小武也拿来了猪油,在一旁的柜子上放好。

    “小武啊,今年开春时节小慧与丽质行笄礼,你也一起。”

    “可是我还没到笄礼的年岁。”小武低声道。

    张阳炒着菜,“无妨,差一两年无事,不如一起办了笄礼,往后省得再办。”

    “嗯!”小武重重点头,顿时眉开眼笑。

    见师姐没了烦恼,徐慧也跟着高兴起来,两丫头手牵着手,又离开了。

    张阳尝了尝刚刚炒好的卷心菜,媳妇怀着孩子,吃食要注意一些,卷心菜不能炒得太油了,眼前的菜有点像是干煸的。

    味道还凑合,怀着身孕营养和荤素搭配,要多费心思。

    风雪中的长安城,许敬宗脚步与张大象,大素三人脚步匆匆走入承天门。

    三人只好提前结束了休沐,为了今年的事情提前忙碌起来。

    风雪中的皇宫,寒气袭人,比之生机勃勃的长安城更冷。

    远远看着太极殿,那里犹如一头张着嘴的吃人猛兽。

    侍卫缄默地守在这里,双眸目视前方,整齐划一地站立带着一些肃杀之气。

    这种静谧与寒冷,让人不自觉放缓了呼吸。

    在内侍太监的带领下,三人冒着风雪走向甘露殿。

    远处那座最先点起了灯火的宫殿便是甘露殿了,三人在殿前停下脚步,稍稍拍去衣冠上的雪花,这才迈步走入殿内。

    殿内,这里与寒冷的外面如同两个世界,火盆中的炭块发出微微的噼啪声,但火光却显得黯淡无比。

    李世民正看着手中的书卷,不怒自威的神情,令人不敢直视。

    现在陛下展露出来的锋芒比以往更甚,甚至近来进谏的奏章也越来越少了。

    “去见过张阳了?”

    陛下的话语传来,许敬宗鼓起勇气上前一步,“回陛下,臣等确实走了一趟骊山,礼部诸多事宜还要经过张尚书商议。”

    李世民稍稍点头,“礼部行事也要有章程,朕可以给外交院方便,但总奏章都要和其他六部一样,这不能变。”

    “臣等明白。”许敬宗行礼,张大象和大素也跟着行礼。

    李世民颔首道:“朕想过了,你们三人是最早在礼部,也是最早跟随张阳做事的人,劳苦了这几年也早该有封赏了,张大素当年远去吐蕃,为朝中大计,身先士卒,身加中书舍人,遥领怀州长史,俸禄按三个职位的总数,当然念你年不到三十,依旧留在礼部,往后另加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