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不会低头的圣人

    第六百四十八章 不会低头的圣人 (第2/3页)

全亮堂便在田地里忙活,节余出的这些时辰用来翻土耕地。

    等到日头高了,村民们便去工厂里忙活。

    以至于从上午到午时,下午到傍晚时分,村子里都没什么人。

    一个县侯牵着一头熊,这头熊很是强壮,光是这么在地上走着就比成年男子的腰处还要高几分。

    这熊要是站立起来,寻常男子都不是它的对手。

    不过这头熊很温顺,还能耕地,真要说它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好吃。

    张阳给它套上犁,“你说说你过了一个冬天又这么胖了,还是要多运动才是。”

    小熊还是听懂了话,不屑地扭头自顾自地去犁地,对它来说犁地没什么大不了的。

    田埂两边已经长出了一些野菜,在不破坏耕地的基础上,在田埂上种菜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张阳挖开一块泥便种下一颗菜苗,雨水淅淅沥沥落下,见上官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自己身边,弯腰继续种着菜言道:“上官兄,种菜要积极,这个时节不种菜就来不及了。”

    嘴上说着,张阳又挖开了一块土,将菜苗种下去。

    上官仪低声道:“县侯将作物的种子分发给他们,蓝田县的县民不少人都在议论。”

    要说自家封地除了骊山地界,还有蓝田县的食邑。

    只是碍于骊山发展本就是在一种极简模式下,人多了反而会尾大不掉。

    在发展上讲究轻便与效率,按照现在骊山的产能,虽说很紧张,但只要技术按照现在的条件进行攻关,等李泰的蒸汽机造出来,骊山的生产力腾飞不是问题。

    所以蓝田县的县民食邑从来没有去索取过,骊山也从来没有去打扰过蓝田县。

    两地乡民也都是相安无事。

    听上官仪这么一说倒是有些骊山厚此薄彼,不照顾自家人的意思。

    张阳这才直起身子,“他们的反对声很多吗?”

    上官仪摇头道:“倒也没有,只是有些许好事之徒议论。”

    眼下满手是泥,张阳蹲坐着在用沟渠的清水洗了洗手,“如此说来他们也想要种蔬菜?”

    上官仪颔首道:“种菜是其次,其实是他们介怀县侯对他们所有成见,前些年就因为骊山的生意越来越好,骊山县民早就心有不悦。”

    张阳揣着手道:“骊山能够发展至今,从一个穷苦的小山村到现在有所起色,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并不是因为我一个人,如果没有乡民们的支持,我做不到局面呀。”

    小熊还在耕地,它现在耕完了一片地,会自觉地去耕下一块地,根本不用人管着。

    说着话,张阳又是索然一叹。

    上官仪回道:“在下为县侯办事,自当为骊山分忧,只是此事还需县侯支持。”

    按照骊山与蓝田的大开发与大规划,自然少不了蓝田。

    张阳索性继续种菜,“上官兄打算如何做?”

    上官仪先是躬身行礼,回道:“村中的鸡鸭圈一直分不出足够的人手来管,可以给予他们一片地,来圈养鸡鸭。”

    “可以缓解村子里的压力,又能够扩大养殖,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

    张阳点着头对他的这个办法给予赞赏。

    “在下也是考虑安抚蓝田县的县民。”

    打量着上官仪,如今他也步入了中年,有了家室也有了更大的负担。

    张阳再次直起身子,拿出自己腰间的竹筒水杯,喝下一口茶水,目光看着远方,“陛下与你说过入仕的事,你现在身居骊山主簿,这么小一片不足以施展你的才能。”

    闻言,上官仪低下头,有些心虚,“不瞒县侯,陛下确实与在下说过入仕的事。”

    在田埂边坐下,张阳也示意他坐下。

    上官仪点头在一旁坐着。

    两人的目光瞧着那头正在耕地的熊。

    “第一次与在下说入仕是在两年前的夏季,那时候骊山正要准备搬迁工厂,那时候以分不开身的理由拒绝了。”

    上官仪皱眉又道:“第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