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关中再来雪

    第六百五十章 关中再来雪 (第3/3页)

地发现这种鹰可以用来传递书信,他与辽东以北的燕地土著相处得不错。

    并且在学习这种海东青的传信之法,有了海东青,送信便可以不用再渡江,来回传信只需要几个时辰。

    如此一来消息便可以更快送到,一旦高句丽出现变动,他的辽东兵马随时可以入高句丽。

    “爹爹,这个车又坏了。”

    女儿拖着扭扭车而来。

    张阳低下身,将扭扭车翻过来仔细看着,原来是方向盘底部的轮子卡住了。

    又拿起一旁的扳手,将铜螺丝稍稍松了松,把压弯的铁轴换了,重新固定好。

    “现在试试。”

    她闻言重新坐在扭扭车上,开始摇动方向盘,车缓缓前进,这丫头便开心地笑起来。

    这小车已经成了她的至宝。

    平时她都喜欢坐在小熊宽大的背上,女儿转移了注意力之后,便不再去折磨家里的熊,小熊也得以有时间去耕地。

    扭扭车缓缓前进,五头小奶熊笨拙地跟在她后方。

    高阳公主与清河公主冒着雪跑来,这两丫头心虚地避开目光,见此状,张阳稍稍皱眉。

    杨婶回来道:“孔颖达老夫子与岑侍郎一起来骊山,校对骊山酒场的产出,只是老夫子刚刚到骊山,就被高阳公主与清河公主捉弄,他老人家发冠给烧了。”

    张阳愣神半晌。

    李玥也是沉默不言,示意夫君可以自行处置。

    杨婶又道:“虽说不是什么大事,但孔颖达老夫子很不高兴。”

    张阳闻言站起身,只是一瞪眼,清河与高阳便低下头不言语,“你们两人跟着我去给孔颖达老夫子道歉。”

    “嗯。”清河与高阳委屈地应声。

    张阳带着俩人走下山,弟弟妹妹正是最调皮的年纪,往后说不定还有更多这样的事情要操劳,一路走着又嘱咐道:“这件事好在是在骊山,这要是在宫里,看你们父皇怎么罚你们。”

    清河委屈得想哭,低声道:“姐夫不要告诉父皇,我知错了。”

    高阳也抿着嘴不言语。

    孔颖达老夫子现在就坐在村外与欧阳询谈着话。

    老人家见是张阳带着两位公主来了,心里便有数了,朗声道:“县侯久居骊山,还以为公主殿下受骊山教养能好一些,不想却还如此顽劣。”

    听到老夫数落姐夫,高阳就要还嘴,注意到姐夫又瞪了自己一眼,便偃旗息鼓低下头。

    张阳笑脸相对,“弟弟妹妹们不懂事,让老夫子受惊了,这便来赔罪。”

    说完话,躬身行礼,身后俩小丫头也行礼。

    孔颖达抚须道:“有些人知错,有些人明知错却不改错,还有些人知错不认错,两位公主是哪一种人?”

    老夫子的话带着一些深意。

    清河公主与高阳公主这才十岁哪里能听懂这些。

    张阳回道:“如此在下会教导弟弟妹妹们,成为一个知错能改,知错能够认错的孩子。”

    孔颖达老夫子已经是一大把年纪了,他点头道:“孩子们愚痴倒也无妨,世上能够吃错认错者少,知错改错更少,你也该铭记于心。”

    “老先生说得是。”

    张阳的态度诚恳,孔颖达又道:“如此此事便算了,老夫也不计较。”

    再次行礼,张阳这才带着两个丫头离开。

    高阳跟在一旁眼神中尽是不服气,“老夫子竟敢数落姐夫……”

    “住口!”她话还没说完,张阳便正色道,“你们两人回去将老夫所言的知错认错,知错改错罚写六十遍。”

    高阳刚有点心气又被姐夫给压了下去。

    清河倒是满不在乎。

    骊山发生的事情,就算是孔颖达不说,也瞒不住当今陛下的眼睛。

    关中这场大雪来得突然,听袁天罡说这场大雪至少要下十数天,担忧影响关中的耕种。

    刚听房玄龄等人商议,王公公便向陛下说了这件事。

    李世民颔首道:“张阳真带着她们去向老夫子认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