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陛下与县侯的约定

    第六百五十六章 陛下与县侯的约定 (第2/3页)

张阳讲述着其中缘由,脑海中再次浮现当初那些天竺高僧波颇说过的话语。

    这个老和尚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便去世了。

    张阳不喜欢佛门那种因果关系,更不信什么命运,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甚好,若是玄奘不还俗,他这辈子也别想入关了。”

    张阳拿着茶杯又道:“我记得敦煌有一处道场,很适合玄奘和尚,就先将他在敦煌看押起来。”

    李世民点头。

    婶婶在家里准备了饭食,陛下与皇后用过饭食之后,便离开了。

    也没有说带走这些弟弟妹妹,反倒是让他们继续留在骊山,这些孩子回到宫里又想念这里,而且在宫里她们也不消停,既然孩子们愿意留着,陛下也乐得省心了。

    留下了小兕子,皇后与李丽质又叮嘱了几句。

    三天后,李世民写了一道旨意,让人送去了关外,这道旨意就是让玄奘和尚还俗的。

    日子又过了半月,玄奘和尚的回信便来了。

    张阳听着许敬宗的禀报,正如之前与陛下约定的,只要玄奘和尚愿意还俗并且娶妻,便让他入关。

    如今他拒绝还俗,按照约定,这个和尚一辈子都不能入关,就这样老死在关外。

    而佛门之前对玄奘的造势也化为了泡影。

    得知玄奘和尚不愿还俗,让天可汗很恼怒,一来除了张阳没人敢如此拒绝他的好意,他玄奘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二来因为约定竟真的遂了张阳的预想,才会恼怒。

    陛下指着玄奘和尚私自出关的事由,将这个和尚滞留在了敦煌,并且将他看押了起来。

    佛门一定会想尽办法让玄奘回来的,可佛门的能量与人脉就算再强大,也敌不过天可汗的一句话,更不要入关的层层盘问与盘剥。

    在敦煌的道场直接让五千官兵看押了起来,而玄奘和尚倒好,他干脆在敦煌道场开始编译经书。

    如此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玄奘没有回长安城,也没有带着经书入关,而这一切也因为他不肯还俗,他这一辈子都要老死在敦煌。

    李泰听完了许敬宗的讲述,便道:“老许,你现在也是礼部尚书了,应该派人去杀了这和尚。”

    许敬宗的老脸带着苦笑,“魏王殿下说笑了,下官现在还是礼部侍郎,朝中没有正式任命,吏部也没有登册造案。”

    礼部尚书这个位置,许敬宗心心念念,这件事在他心头悬到了现在,还惦记着。

    张阳揣手小声问道:“这么说来波斯的战报也快到了?”

    许敬宗稍稍点头,“说是已经出了安西都护府。”

    再是一想,许敬宗又道:“之前县侯在西域派了杨涟去卖粮食,让人送来了许多关外作物的种子,他都是找一些西域商客买下来的,现在也在路上了,会与波斯的战报一起送到关中。”

    “老许,辛苦了。”

    “下官这点算什么,当初张侍郎一手扶持礼部到如今那才是不容易。”

    得到了李世民的赞赏与承诺,如今的许敬宗看起来自信了许多。

    李泰现在也穿着粗布短衣,也习惯了这种衣裳,以前那位锦衣玉食的魏王早就不见了。

    李泰如何和铁匠坊的铁匠们一起用饭,一起做技术攻关,活脱脱就是一个骊山的乡民,他是走入群众中最成功一个,并且已经活成了一个群众,他又道:“父皇的旨意只是一句话,倘若再过十年二十年,关中的形势一旦有变,佛门还不死心,这个玄奘处置很有可能还会再议,是否能够回来,若说绝后患,还是要将他杀了才好。”

    春日的风吹过这片田地,最近小熊闲着没事干,就喜欢走下山在田地间走着,现在田地里已经种下了粮食,不用耕地之后,它反倒是有些落寞了。

    它又跳入渭水河中,在水里扑腾良久又叼着一条活鱼一路走回骊山。

    张阳收回目光,收拾着眼前的牌。

    牌局重新开始,许敬宗整理着手中的牌,“魏王殿下所言下官会考虑的,此事要从长计议,倒不如说杀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