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靖与红拂

    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靖与红拂 (第2/3页)

    李世民只是亏欠这对夫妻很多,没有李靖也没有他今时今日的地位。

    说罢,红拂又咳嗽了起来,这些年她的身体一直不好。

    李靖又道:“陛下,红拂向来注重情义,见笑了。”

    看着眼前的夫妻俩人,李世民喝下一口浊酒,缓缓站起身道:“朕派人已经在查问了,虬髯客早已出海,不过眼下朝中已经拿下高句丽,说不定这两年就会有消息,朕会继续派人查问的。”

    红拂女闭眼低着头又道:“谢陛下。”

    她穿着寻常妇女的粗布衣衫,身体羸弱,早已不是当年在中原意气风发,快意恩仇的那位女侠了。

    当初在山西灵石县李靖,红拂女,虬髯客三人结义,拜为兄弟兄妹关系。

    后来杨素过世,三人到了汾阳郡,当初收到李世民与李渊的接见,虬髯客断然拒绝了。

    他这一生不在乎功名,而自此虬髯客又与红拂女与李靖保持了距离。

    李靖至今还记得汾阳的酒水香醇。

    后来李靖打算跟着李世民与李渊谋一条出路,跟随李渊平定中原。

    那时虬髯客早就看出了李靖与红拂的意图,自知不能再劝说两人,便就此告别。

    甚至还把自己的一生的家当都给了李靖与红拂。

    虬髯客虽说是个豪侠,但他的家产颇丰,也可以说李靖与红拂可以无忧下半生的家产。

    说好中原平定之后,三人再聚首。

    只是虬髯客这一去至今没有消息,成了现在李靖与红拂女最大的遗憾。

    当年杨素过世,虬髯客出走,江都兵变死了太多人了。

    当年多少英雄好汉战死他乡。

    当年多少英雄好汉战死他乡。

    宇文化及死不足惜,这中原大地乱了十年,也打了十年。

    当年的旧人走的走,死的死,这天下变了,当年的故友也都不在了。

    自李秀宁过世之后,她的死因一直是个谜。

    李世民从来都是避而不谈,李渊也是不再提及此事,问而不得,李元霸早逝,李元吉,李道玄……

    当年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开,武德的最后几年,贞观开始的两年是长安最黑暗的两年。

    那些年过去之后,红拂女越发地消沉,出征岭南而带来了旧病,也越发严重了。

    为了这个皇位,李世民自知亏欠那些故人太多了,如今在皇位十年,往日那些回忆再次浮上心头。

    李世民低声道:“你们夫妻俩人也听说了张阳其人?”

    李靖点头道:“末将早在前几年就已经听闻,此子夺得河西走廊与高昌的手段很是毒辣,末将以为他是个行事毒辣的人。”

    红拂道:“陛下,药师说得不错,此等谋略与算计不可不防。”

    红拂与李靖都是很简单的人,说了也是无它意,只是随口一问。

    李世民无奈一笑,“这样的人,朕一直希望他可以为社稷出力,这两年在他的安排下,有个张大安的年轻小子拿下了高句丽。”

    闻言,李靖与红拂神色都是惊疑。

    俩人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听到这个消息很是诧异,当初杨广三征高句丽,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都没有拿下高句丽。

    李靖从自己的书房中拿出一张地图,“末将平定太原之时,在郡守府缴获此图,此乃辽东图。”

    一张图铺开在地上,李靖收起自己的衣袖整了整自己的衣冠,看着眼前的地图形势,“当年杨广为了渡江就死了不少将士,敢问他们是如何渡江的?”

    李世民摇头道:“药师,你久不闻朝中事,现在都变了,你手中的这张图已经不够兵事所用,现在礼部呈给朝中的地图更加详略。”

    “是……是吗?”

    李靖的神色说不上是欣慰还是失落。

    红拂女问道:“付出多少兵马粮草?”

    李世民来回走了两步,目光看向辽东方向,“只用了三千甲士,张阳任职礼部尚书,派出使者前往高句丽,令高句丽王交还前隋战死将士的尸骨。”

    红拂又道:“高句丽王向来是不交还这些尸骨的。”

    当年李渊就做过这种事,众人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