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立冬

    第七百零六章 立冬 (第2/3页)

对魏王殿下的婚事很上心,就连村子里的道路都被打扫得干净,甚至还用水洗了洗村子里的各个小道。

    张阳回到了山上,与媳妇收拾着温室的菜地。

    她低声道:“老师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孙神医看了之后说老师的心肺已经不能再增加负担。”

    种着菜苗的动作一滞,张阳思量了片刻又将菜苗种进田地中,按说老师的病情,能够养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

    心肺方面的问题,对这个大唐来说就是绝症。

    当年出征讨伐颉利可汗的时候,那时正是天寒地冻,老师也是在那时候受了风寒,之后没有好好调养,人生着病依旧在战场上,这才导致了心肺都受到了损害。

    这个损害是不可逆的,也可能只是肺部一个小小的炎症,起初看起来不严重。

    但没有消炎药的现在,病情越拖越严重。

    张阳又道:“孙神医还说什么了吗?”

    李玥在菜地边坐下来,“孙神医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听到这话时师母哭了很久,倒是老师的心情开明了许多。”

    夫妻俩都希望老师可以多活几年,布置完菜园子,张阳带着媳妇一起下了山。

    魏王殿下的婚事在即,村子里处处都有人在打扫,就连鸡鸭圈舍都打扫得很干净。

    走入老师的家门,师母正在厨房做着饭食,老师则坐在院子里皱眉看着书卷。

    或许是眼神不太好了,老师看书卷时要将书卷拿得很远才能看清楚上面的字迹。

    李玥默不作声地去帮师母。

    院子内很安静,张公瑾看着书卷注意到一个身影挡住了温暖的阳光,笑道:“你来了?”

    张阳在石桌边坐下,“老师,你可要多活几年呀。”

    闻言,张公瑾释然一笑,“你脸上的胡渣比以往更重了。”

    张阳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发青的胡渣很扎手,又道:“我这人不喜欢留着胡子。”

    “你是个爱干净的人,老夫一直以来都知道。”

    张公瑾稍稍点头。

    再看老师的神情,张阳看到炉子上烧着的水壶的水开了,便给倒上一碗茶水。

    张公瑾注意着他的神情,终于是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老夫拖着这一副孱弱的身躯已经很久了,如果有一天可以离开人世那也是一种解脱。”

    这具身体对老师的负担确实很重,每一次呼吸都小心翼翼的。

    张阳低声道:“我还是希望老师可以多活几年。”

    闻言,张公瑾双手放在腿上,身体靠着轮子,抬头看着立冬时节蔚蓝的天空,“孩子们都长大了,现在大安也能自立了,老夫死了也可以瞑目。”

    “对了。”张公瑾看着眼前这个弟子又笑道:“还有你,在你手中这么多的翘楚,不论是许敬宗,李义府还是现在大安,又或者狄知逊和裴行俭,他们都是可以成为你的羽翼。”

    “其实……”话语说到这里张公瑾轻咳了两声,“其实你是实力与长孙无忌制衡的,要说权术,这也是陛下想要看到的场面。”

    “老师不要说笑了,我拿什么与赵国公斗,整个关陇集团,数千门生学子都是赵国公的人。”

    张公瑾还是摇头,“长孙无忌的势力在关陇,他不如你的地方在于人手的精练,你手中的人都是青年一辈,都是各自在种种方面有出色才能的人。”

    “而长孙无忌则不同,他手中的人多是有名望无实干之辈,有些时候名望比才干重要,但有名望的人无才干迟早会落寞,而有才干的人终有一日会得到名望。”

    听着老师的话,张阳犯难道:“老师说这话,又像是在交代后事了。”

    以前听老师说这种交代后事般的话语,或许还能一笑置之。

    现在听了这种话,再想到老师的病情,心里便又多沉重了几分,多听一句,就多沉重一分。

    张公瑾忽然笑了,“这世上从来没有人能够保证一定长寿,老夫这辈子见识过天下英雄好汉,也经历过挫折和颠沛流离,算计过许多人,现在能够安心终老已经很好了。”

    张阳安静地坐着听着老师讲话。

    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