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魏王大婚

    第七百零七章 魏王大婚 (第2/3页)

,好一会儿这才回气。

    张阳笑道:“真是学到老,活到老,充分了解这大唐的人文环境,了解如何做爹,我还有很多需要学的。”

    听了张阳一番话语,李承乾不知道该笑还是不该笑。

    所谓不耻下问,张阳觉得问这种事情没错,但在别人看来这个问题就显得很煞风景。

    还得知这些话是河间郡王教的。

    面对众人的目光,一旁还有这么多的宗室中人都听到了,现在李孝恭很想挖个地洞钻进去,老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只能不停地咳嗽来缓解尴尬。

    终于李泰从宗正寺中出来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嘱咐了他三两句话,这才让李泰去接阎立本的女儿阎氏去骊山成婚。

    离开之后,张阳注意到了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的神情,这是作为父母最安心的笑容。

    不知不觉李泰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也是因为李泰没有远赴封地,可以留在骊山,这就像是长安城邻居。

    长安到骊山只有半天的路程,子女没有前往封地,对皇帝和皇后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一种情况。

    张阳皱眉看向李泰,“怎么样?”

    李泰嘴里还嗮着梅子,“在祖宗面前吐了一场,不过无妨,祖宗不会怪本王的。”

    闻言,张阳拍了拍他的肩膀,“马上就结束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去朱雀大街接阎立本的女儿去骊山完婚,队伍走在朱雀大街的时候,程咬金的卢国公府邸门前也有不少人在往来走动。

    今天是魏王成婚的日子,也是程处默成婚的日子。

    李泰在程咬金府邸门前停下脚步,从门内看去就见到了一脸憨笑的处默。

    张阳也转头看去,处默现在整个人都有点飘飘然的。

    先有李承乾的婚事是自家苦心安排的,还有现在处默的婚事,魏王就不用多说了。

    张阳感觉在做的媒够多,往后不想再掺和这种事情。

    阎立本的府邸也在朱雀大街上,不过他们家位置没有这么显赫,而是在朱雀大街的街角。

    李世民在给自己的儿子安排婚事上很小心翼翼,太子的妻子选了一个没有什么权势的苏氏,李泰的妻子也是一个身家不显赫的工匠世家之女。

    都是很简单,不复杂的人家,更不是五姓女子。

    这些家庭简单,教养出来的女子也很简单。

    如此便不会左右皇子,这是李世民的用心所在。

    简单的王妃,让皇子们以后的日子也能不被左右,而不是选一个强势的女人来左右皇子的想法。

    这位大唐的太宗皇帝还是很有远见的,也是个会打算的皇帝。

    只是这位太宗皇帝走后,贞观一朝结束,他的儿子就没这么争气了。

    在街道上许多人的目光下,张阳领着李泰走入这处宅院。

    婚嫁之事,父皇和母后不在身边,一直在骊山照顾他的姐夫与皇姐便是主心骨,就像当初李泰行冠礼是一样的。

    别看阎立本家的宅院位置不是那么地显赫,门第也不是太高,但走入这处宅院这才发现阎立本家并不小,反而宽敞很多。

    此刻的阎立本就坐在正堂房中,正堂内没有别人。

    李泰躬身行礼,“见过阎大匠。”

    阎立本与骊山一直都有往来,准确地来说是骊山与工部一直以来都有往来,从当初的骊山建设需要石料与木材,到现在修建太液池。

    “魏王殿下不必多礼。”阎立本上前扶起李泰,“老夫家中的女儿就此一个,还望魏王殿下以后多多照拂。”

    李泰双手作揖,“定不负阎大匠所托。”

    女儿嫁给当今皇子,本就是一件显赫门第的事。

    阎立本心里是愿意的,随后唤了自己女儿出来,将女儿的手交到了李泰的手上。

    随后,李泰带着一身红衣的妻子走出这个正堂。

    张阳对阎立本道:“阎大匠不如与我们一起去骊山用饭食如何?”

    听闻这话,阎立本没有拒绝。

    李泰将自己的这位就要去骊山完婚的妻子送入车驾中,自己翻身上马,似乎是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