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骑在熊背上的女娃娃

    第七百零八章 骑在熊背上的女娃娃 (第2/3页)

    “听说昨日新婚夜,也不知道怎么了,差点就把房子拆了。”

    闻言,张阳越发惊疑,“这是怎么?还差点把房子拆了?”

    俩人一边低声说着话,一边走下山。

    等到了山下,出了村子走到酒肆边上,就看到了一脸沮丧的处默。

    这两天这座酒肆难得没有开张营业。

    张阳望着倒了一面墙的屋子,陷入了沉思。

    程处默身上还有些伤痕,耷拉着脸走来,“你们来啦!喝酒不?”

    李泰摆手道:“清早不喝酒。”

    不多时就有三两个工匠来修缮墙体。

    心中好奇,张阳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新婚夜拆房子是什么习俗吗?还是你们的夫妻生活这么彪悍。”

    程处默憨憨笑道:“倒也不是,这面墙本就不牢靠,昨夜和那婆娘吵了一架,她动起手来就把墙面折腾塌了。”

    张阳了然点头。

    李泰好奇问道:“需要本王出点银钱修缮吗?”

    三人坐在一起,看着不远处的田地低声说着话,处默讲述着事情的前因后果。

    瞒了她这么久,兄弟两人也一直在给他做掩护,现在知晓了这等事,人家多半不好接受。

    一直在酒家打下手,做这种下人活的竟然是当朝大将军程咬金的儿子。

    现在三人都已经成婚了,李泰对这个最早成婚,并且颇有经验的姐夫问了许多事。

    张阳面无表情给他解释着。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张阳发现这两人对成婚后的生活有很多疑惑。

    “和以前一样就好,没什么大不了的。”张阳最后留下这么一句话便离开了。

    都是已经成了婚的人,以后三个人坐在一起聊的天也不一样了。

    冬日里的关中仿佛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到了十月的下旬,关中飘起了第一场雪,李泰带着阎立本了解骊山的建设成果,这位阎大匠便回了长安继续安排太液池的开凿。

    张阳和李治打开了水闸,拦住了华清池上游的水源,放光池中的水,要把池子好好打理一番。

    也就在这天,听闻陛下离开了长安城,前往了泰山。

    说是冬日里去游猎,谁会游猎去泰山?

    皇帝车驾在官道上缓慢前行着,李世民坐在车驾内闭着眼小憩,身体随着车驾的晃动而晃着。

    泰山位于山东,现在道家儒家等崇拜的中原高山,他们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寄托在泰山。

    泰山就坐落在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

    从秦始皇开始已经有七位帝王登临过泰山,算上汉代的四位帝王,隋文帝一个,李世民要是登临他就是第七位登上泰山的帝王。

    先前听说陛下要登临泰山,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现在陛下前往泰山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也没有人站出来支持。

    河西走廊收复了,辽东四郡之地也夺下了,更何况安西都护府已经建立,安西四镇也得以收复。

    除却中原还有种种旧问题没有摆平,李世民的皇帝生涯中的功绩也不菲了。

    现在这位皇帝也足以有资格登上泰山封禅,但这一次来泰山走得很匆忙,一来没有群臣相随,二来也没有让礼部准备,也不像是去封禅的样子,这位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队伍行进了一个月,从潼关一路走过郑州,过了泗水便可以远望泰山。

    “陛下,泰山到了。”一个侍卫在车驾前道。

    李世民闻言走出了车驾,他的目光远远看着那座巍峨的高山。

    侍卫又道:“已经派人入山,陛下现在就可以登临。”

    “不必了。”李世民双手负背,“摆个祭坛,朕就在山下祭拜一番。”

    听闻陛下的话语,侍卫躬身行了一礼便匆匆安排人吩咐下去。

    这位皇帝很有诚意地先是斋戒了三日,沐浴焚香。

    一个祭坛放在泰山脚下,李世民身着天子冠服,手拿一卷书朝着泰山躬身行礼,闭着眼躬身三拜之后,将书籍投入了祭坛中烧毁。

    一场祭祀就这么结束了,这位皇帝远远看着泰山许久。

    李世民终于还是没有登上泰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