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小慧的手艺

    第七百二十章 小慧的手艺 (第2/3页)

是典型的南方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水系充沛,自古从战国开始便是富裕之地,更是丝绸,湖笔的重要产地。

    地处江南中心,也造就了它得天独厚的位置。

    张阳看着这个水壶,便觉得徐慧这是想家了。

    “小慧姨姨,我也想要一个。”

    “好,我们一起再做一个。”徐慧牵着她朝着之前的轮盘走去,一旁的篮子中还放着不少的陶土。

    张阳翻看着手中的卷宗,心中不免觉得徐慧太过宠溺这孩子,不仅仅是太上皇宠着她,家里还有徐慧和小武对她很是照顾。

    这孩子以后会养成什么性格,确实有些担忧。

    不过想来也好,女儿有手工课了。

    小清清与小慧正在做着陶器,小兕子也好奇凑上前看。

    张阳喝下一口茶水,又看完了一册卷宗,这是太府寺根据宗室提供的田产记录。

    记录了土壤质地与附近水源的情况,以及土壤肥力和灌溉所需。

    这些都是上官仪在安排,其实他完全可以交给宗室中人。

    为了记录水土更加详细一些,这些事情也都是亲力亲为。

    高陵那片地适合种萝卜和白菜,这是上官仪最先得出来的结论,至于李孝恭那片地适不适合种葡萄,来年还要烧地重新养一养土。

    看完了卷宗,张阳松了松胳膊,皱眉正想要接着看,就看到李治匆匆跑了过来。

    这小子跑得如此慌张,张阳不解道:“晋王殿下,你们这是在玩赛跑吗?”

    弟弟妹妹在家里,闲暇时候她们都挺自在的,时不时要去山林里探险,要不就是去村子里当孩子王。

    他指着山门处大声道:“高阳皇姐要去蓝田县打人,说是蓝田县的大孩子说骊山的坏话。”

    “是吗?她带了多少人?”张阳问道。

    且听夫君的话语,先不说高阳这件事多少有些过分了,就问她带了多少人,实在是不合适,李玥不住摇头,就怕助纣为虐。

    李治又道:“小武姐姐和王婶也去了。”

    听到是小武与王婶也去了,张阳倒是放心了不少,不过一群孩子们吵架而已。

    童年嘛,少不了打架,不然这童年多么索然无味。

    但看李玥沉着脸,多半高阳她们回来要受罚了。

    果不其然,她从屋内拿出一卷卷纸张,放在桌案上,并且准备好了笔墨。

    是李丽质和小武带着弟弟妹妹回来的,看到皇姐已经坐在了华清池边。

    高阳抬眼一看,皇姐她严肃的神情,她委屈的低下头,后头的清河,高阳,李福,李明也纷纷低头委屈着。

    李丽质上前将事情说了一遍,说是蓝田县的孩子笑话骊山的男人娶不到媳妇,她们才会与之发生口角。

    张阳心中暗叹,李世民的儿子与女儿没一个是省心的,也难怪媳妇会说以后会更操劳。

    以前她们都很听话,现在长大两三岁越发能闹。

    婶婶准备了一大桶的饭食,家里的锅铲都大了好几号,还分小锅大锅,张阳暗自点头,嗯!也更能吃了。

    李玥沉声道:“为何要去欺负蓝田县的孩子?”

    高阳委屈道:“皇姐,我们没有去欺负他们,是他们先说骊山的坏话,我……”

    越说越委屈,声音越来越低。

    李治坐在一旁像是在看戏,倒是他没有去参与这场孩子吵架,第一个跑来告状。

    李玥闭眼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平复自己的情绪,“每个人将吾日三省吾身写十遍,写完吃饭,饭后再罚你们打扫车间去。”

    高阳委屈地点头,“明白了。”

    孩子们像是知道错了,尤其是东阳,她都愣是流了两滴眼泪。

    饭菜已经上桌了,高阳她们只能看着,等写完了十遍吾日三省吾身,才能去吃饭。

    李福,李明很快就写完了,抓紧上桌吃饭。

    高阳与清河对视一眼,两丫头心中有了算计,这两个先去饭桌的叛徒。

    反倒是平时怯弱的东阳很懂事,她已经写完了,也没有上交,而是坐着等大家一起写完。

    当兄弟姐妹齐心的时候,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