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腊月二十九

    第七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腊月二十九 (第2/3页)

   李世民对许敬宗这个人说相信也相信,说不相信也有猜忌。

    是当年秦王府的旧人,可当初一直不得重用,直到他进了礼部跟着张阳做事才有起色。

    “以前的事,朕就不计较了,礼部尚书的位置是朕给你的,以后事无巨细就都要与朕说明。”

    “下官明白了。”

    李世民颔首点头,“东海那边的使者怎么说?”

    史书说的东海倭奴便是他们,许敬宗小声道:“他们和往年一样,都是想要一个国号,礼部一直以朝中商议为由没有给予答复。”

    “朕是要问你他们送钱了吗?”

    “今年没有送来。”

    “嗯,若以后还不送来,该如何?”

    他们知道银矿在大唐的价值,自然要据为己有,不想再白送给大唐了。

    许敬宗脸色一横,回道:“等一统高句丽南北,届时战船出海那倭奴的一切就都是我们的了。”

    言至此处,尉迟恭走入大帐中,狐疑地看了一眼不合时宜出现在这里的许敬宗,禀报道:“陛下,都已经准备好了。”

    “嗯。”李世民点头放下碗筷站起身,“许尚书且回去吧,朝中休沐了你也该好好养养。”

    “臣告退。”

    尉迟恭整顿了校场,眼前就有几个靶子,还挑选了三五匹上好的战马。

    李世民从一旁的士卒手中拿过神臂弓,朝着靶子伸出一箭,箭矢在两百步外命中靶心,校场上是士卒将士们的呼喊声。

    这东西就像是张阳随手扔出来的一样玩具,在那小子手中还有更好的杀伐利器。

    亲眼见过那火器可以炸开城墙,皇帝心中便有了忐忑和不安。

    更对张阳这种敷衍的态度越发地不满。

    尉迟恭低声道:“陛下,左右武卫皆已用上了。”

    现在张阳还没将火器的献来,这神臂弓也只能算是军器中较为轻便的兵器。

    若不是见过火器炸开了城墙,或许也会将这神臂弓当作至宝。

    可见过了那火器的威力之后,李世民对这种弓箭刀兵没有太大的兴趣。

    “军中将士的操练不能落下,梁建方多半已经过了沙州快到安西都护府了吧?”

    李世民问着话,又将手中的神臂弓交还给了士卒。

    尉迟恭回道:“从脚程来看,陛下推断得不错,来年开春便会在安西都护府准备兵马。”

    李世民的目光看着校场中的摆设与这些士卒的神情,再问道:“你觉得那些高昌兵马如何?”

    “末将听说过那支高昌兵马,从以往的战报来看确实骁勇,但也只是骁勇。”

    “与关中兵马相比呢?”

    尉迟恭又道;“若与关中兵马相比,只要为将者善布阵便可剿灭他们。”

    要说尉迟恭的能力,李世民很满意,他对一支兵马的战力判断很有经验。

    “朕听闻高昌只留下了部分兵马用来运送棉花,绝大多数人都被裴行俭带着去驰援波斯了。”

    “陛下,高昌兵马就算再骁勇,也不如梁建方半点。”

    “以后波斯的事就交给梁建方去办,朕想让裴行俭与王玄策回来了。”

    看他神色凝重,李世民无奈笑道:“怎么?你心有芥蒂?”

    “陛下,非是末将心有芥蒂,只是裴行俭是礼部的官吏。”

    说起礼部,李世民又觉得扫兴,留下了一句开朝再议,就离开了校场。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裴行俭回长安城已是定局。

    到现在张阳也没有给出话语,是不是会来长安城过除夕。

    这位皇帝回到皇宫,朝中正是休沐,李世民也因此可以清闲下来。

    只是立政殿没了孩子们的身影,顿时又觉得很是无趣。

    长孙皇后看着宗正寺送来的名册,这些名册都是今年回长安城的各路王侯。

    临近除夕,长安城也照例解除了宵禁,李世民坐下来之后写了一道旨意,并且命袁天罡也书写了今年的祝词。

    当初夜空的异象很多人都以为是祥瑞之兆,长安城的那些坊市的乡民也都相信这是祥瑞。

    现在的李世民觉得这就该是祥瑞之兆,并且将烟花是人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