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骊山的产业规模

    第七百三十章 骊山的产业规模 (第3/3页)

之道。

    食邑也不过是官府先将税收上来,这点税她看不上。

    官府在每年夏收秋收将收来的部分田税分成食邑交给当地的权贵或王侯。

    如此也不过是一层税而已。

    能够换来的财富并不多。

    土地兼并确实可以获得财富,在那些搞土地兼并的人眼里,他们觉得掌握了土地就掌握了财富,掌握了土地就掌握了粮食,也就掌握了人口。

    如此一来,人们对土地兼并趋之若鹜。

    可这些人并不明白,也从来没有去想过,执掌骊山的人是何来路,那阳光又和善的脸下藏着的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灵魂。

    骊山的主人就是一个怪物,这个怪物开始搞工业了,搞大集团,整顿产业了。

    那些搞土地兼并的人甚至还没发觉,他们的认知落后骊山一千多年。

    李玥看不上土地兼并这点财富,财富没有新的增长点与坐吃山空没什么区别,土地兼并只会让家国越来越穷。

    工业能够给骊山带来的财富,是土地兼并比不上的。

    以现在骊山的经营实力,你家搞土地兼并十年都追不上骊山一年。

    李玥只是看看女儿的神色就知道她跟着魏王舅舅去吃了烤羊肉。

    张阳闻着味就能知道土地兼并的事终究会发生。

    只不过现在,还没到病入膏肓的地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下张阳就有近忧,暂时考虑不到那些远虑。

    身为太府寺卿对土地兼并这种事,有一定责任。

    可太府寺的位置就是这么尴尬,没有处置之权,只有过问之权。

    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了,自己又毫无办法,只能看朝中要如何解决。

    张阳将骊山的资产图表放入奏章的夹层中,“麻烦魏王殿下将此奏章送入朝中。”

    李泰应声收下,这张图表就是骊山资产总览,以及运作方式。

    通过这张图表,就可以看到骊山产业的五脏六腑,也能够知道各项作坊各项利益所在,准确地来说骊山每年都要向朝中交重税,如此说来皇帝也算是合伙人,这些言官还弹劾?有本事连陛下和皇后一起弹劾了。

    说清楚蓝田县的鸡鸭圈所属,通过这张图表就能明白骊山所做的究竟为何,弹劾也能迎刃而解。

    有些事情不能让皇帝出面,一旦皇帝出面了,骊山就会被李世民这个皇帝拿捏住,那是他做梦都在等待的机会。

    在保护家业的方向上,夫妻俩的立场相同,不能向皇帝服软,该争取的利益必须要争取,不该退让的绝不退让,骊山的一切经营对大唐来说都是合规合法的。

    而且每年所缴纳的赋税也是最多的,给予朝中的帮助也是最大的。

    朝中若再为难骊山,朝中不要脸,就别怪骊山翻脸。

    李泰感慨道:“上官仪已为将来要建设的书院想好名字了,正是蓝田县,渭南县,骊山三方出力建设,以后就叫三县院。”

    “三县院?”

    “上官仪想的,姐夫以为如何?”

    张阳不住摇头,“这上官兄的品位实在是不怎样,不如就叫职业技术学院吧,简单点听起来也容易让人们理解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的。”

    “可既然是三家一起出人出力,各家都希望在这座书院内留有名字,这是上官仪与两县的县丞与乡绅商议过的,还有往后三县的子弟要率先入学,这是上官仪给他们的承诺,往后三县的子弟入学都是不用花钱的,这是上官仪他们的条件。”

    从商议到承诺,再到条件都已经有了,上官仪的能力是好的,能够说服渭南与蓝田两县,而且还能招募到有经验的老农,这办事水平没得说。

    “那就在书院前立碑,将三县的名字都刻上,但凡入院的人都可以看见这块石碑。”

    “姐夫所言甚好,这就去告诉上官仪。”

    见李泰风风火火地就要离开,张阳又叮嘱道:“慢着!”

    “姐夫还有什么吩咐?”

    “田地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掺和,就算是让你去求情,你也要拒绝。”

    “谨记姐夫教诲。”

    说罢,李泰脚步匆匆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