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药师与火器

    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药师与火器 (第2/3页)

的领头人,能够在骊山号令宗室给予太府寺帮助。

    李泰若有所思道:“今年除夕之后,宗室就有人说起要不要来骊山再吃喝一顿。”

    “要是太府寺的耕种之事能够顺利展开,收获之际也可以庆祝。”

    李孝恭现在想着来年的夏天能够快点到来,他那些田地都要用来种葡萄。

    这些葡萄对太府寺来说很重要,水果蔬菜都要好好培育。

    李孝恭嫌弃道:“这许敬宗真不是东西,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翼,早晚会栽倒在别人手中,老夫怎么看重他了。”

    张阳仰头惆怅,感慨道:“河间郡王当初放了一把火就离开了礼部,可您不知道我为了离开礼部,足足用了五年时间。”

    李孝恭重重一拍李泰的肩膀。

    惹得李泰眼角直抽抽,还挺疼,“皇叔,你与姐夫说话,拍我做甚?”

    “张阳子任职礼部尚书,可没少和陛下翻脸,哈哈哈!笑煞某家,也亏得你小子有种,你小子命大,他许敬宗就没你这般有种。”

    张阳哀声道:“命不大,当初为时局考虑罢了。”

    叔侄俩人的谈话又聊到了婚后生活,张阳不想和李泰谈这些,便自顾自离开,回到了骊山继续造火器。

    李世民想要给诸国使者看看火器的强大,来彰显他的天可汗之威。

    张阳打算给他造一个火药筒的大家伙,这个家伙的模样与大号的烟花差不多,可以扛在肩上,也可以一次点火发射多次,就是稳定性不太好,想要量产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

    用来给李世民这个皇帝演示最好不过。

    除夕过去之后,关中和长安城以及骊山都迎来了平静的沉淀期。

    一个月过去,骊山的蒸汽机久违地响起一声嘹亮的汽笛声。

    倒春寒又一波席卷关中,骊山在今天正式开工了,蒸汽机开始运作,工厂内的流水线开始运作起来。

    一卷卷棉布从蒸汽机内出来,小慧和小武盘算了一番,棉布出产的速度比之前的效率,提高了三倍不止,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李泰开展回收纸张的二次利用,他用做肥皂的碱水去除纸张的墨水,将旧的纸张重新泡成纸浆之后,将旧纸浆与新的纸浆按照比例混合。

    由于骊山的蒸汽机做工太过粗糙,牛闯带着自己的技术团队开始重新规划和精巧化,将蒸汽机做得更加精巧,以此蒸汽的利用更有效率地传输,体积越小转换的效率就越高。

    本着这个方向,骊山自去年打开了生产力的瓶颈,准备骊山生产力第二次腾飞。

    李世民对骊山民众齐心生产的场面很满意,他走过一个又一个工厂,尤其是那吃着煤石吞吐黑烟的大怪物,这个蒸汽机不用人力,就可以拉动流水线的车床,并且很多机械活不再使用人力。

    十来个人在工厂内忙活,就能完成数十人的工作,这如何不让人咋舌。

    张阳前两年一直不计代价囤积煤石,李世民一想到他用如此便宜的价格拿下了数万石煤石,捡到大便宜。

    骊山的一切就是果实,李世民看着这些果实的目光火热,只要将张阳吊死在承天门前,这些果实就是他的了。

    当然了现在这些果实还是骊山的。

    今年已经到了二月,上官仪早早就离开了村子,前往长安周边各地与之前宗室的约定,开始安排蔬菜种植。

    李靖住在骊山有五个月了,这五个月他见过张阳用过一次炸药。

    直到今天,张阳扛着五个粗大的竹筒下山。

    李靖和李世民一起站在山下看着这一幕。

    卫国公李靖能够来骊山是李世民授意的,也是为了专研火器对于军中适用如何。

    这件事交给别人不放心,李世民更相信李靖的能力。

    李世民近日的心情很不错,他摆了摆衣袖,抬首看着拖着竹筒下山的张阳,低声问道:“药师在骊山也有半年了?”

    张阳距离走到山下还有一段路,李靖回话道:“回陛下,末将在骊山已是第六个月,前五个月……”

    李世民一脸的笑容,“那五个月你有何收获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