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龟兔赛跑

    第七百三十五章 龟兔赛跑 (第2/3页)

三块,人们起居生活也在这三片地中。

    在骊山有个很奇怪的城楼,听说是当年玥儿和张阳一时兴起建设起来的。

    那时候的骊山还在初建起来,这个圆筒形的城楼建设好之后,夫妻俩就没有在其中住过。

    而现在,这里就成了村子里的办事处,上官仪和武士彟都在这里忙碌。

    李世民迈步走入这座城楼,从一个过道走入,再沿着石阶走上去,最顶层便是上官仪所在的房间。

    石阶盘旋而上,整个城楼都是用这种上好的石料铺设而成。

    李世民的心里对他的这种铺张浪费鄙夷了一番。

    顶层楼台的一处宽敞屋子,上官仪平日里都会在这里安排事宜。

    走入这间屋子,这间屋子南北两面各有窗户,还有冷风灌入这里。

    屋内很凌乱,摆放着很多的卷宗,还有各式各样奇怪的物件。

    李世民抬眼看到的是一张巨大的地图,地图上描绘的是以骊山为中心,圈起来好几片地。

    正在桌案上翻找着卷宗的上官仪见到陛下先是愣了愣,急忙行礼,“陛下。”

    李世民摆手道:“你不用多礼,这张图是骊山以后要做的事?”

    上官仪将怀中抱着的一堆卷宗放下,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解释道:“其实这是太府寺的事,这些圈起来的地方是今年我们准备耕种的田地。”

    “高陵那片地确实是李道宗的。”

    “宗室给了县侯一个情面,说是能够给予太府寺方便,就给了这些田亩,不过骊山只是帮忙种植,种出来的蔬菜是可以分得一部分收益。”

    “朕知道。”

    见陛下没有怪罪,上官仪心中踏实不少,又道:“下官去看过各地的水土,这些田亩所种的蔬菜各有不同,不同的水土种不同的蔬菜。”

    李世民从地图上收回目光,看向楼下走动忙碌的村民,“以你的才能,这小小的骊山留不住你的。”

    上官仪躬身道:“陛下,臣此生有两次收获最丰厚的时候,第一次是寒窗苦读之时,第二次便是现在。”

    “骊山并不大,臣一直看着它如何壮大,如何富裕,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治理方略。”

    “如果只是一个小小骊山,你如何做出更大的成就。”李世民看着窗外,伸开双手朗声道:“这天下社稷之功,谁都在争!许敬宗可以争,哪怕是褚遂良,或者是岑文本,他们都是青年翘楚,你也可以争,与他们争,与张阳争。”

    上官仪低下头沉默不语,不知该如何回答陛下的邀请,更没有做好步入朝堂的准备。

    李世民颔首又道:“朕可以等着你的回复,时机不会等你,谁先捷足先登,谁就能得到最大的成就。”

    听罢这番话,上官仪低着头躬身行礼,用沉默再次婉拒了陛下。

    见到上官仪的态度,李世民便知道再多说什么也没用,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心意。

    上官仪独自站在房间中,目光向窗外看去,就见到了陛下离开的背影,看着这个背影走远心中的压力也就消散了。

    他又坐下来给自己泡上一杯茶水,转头看向挂在墙上的地图。

    少顷,他站起身离开了这个房间。

    张阳就在田地里记录着作物成长的情况,而一旁小郡主骑在熊背上,乖巧地看着书卷。

    倒春寒的天气时常有阴雨,而在关中便是冻雨,这些天的天气一直都是阴沉沉的。

    “县侯,陛下来见过在下了。”

    “陛下说什么了?”

    张阳轻描淡写的态度也不知道该说是好还是坏,对他来说陛下不过是骊山的常客,一位客人而已。

    更不需要全村人的照顾,皇帝在不在骊山,这里都是一样的。

    将陛下说过的话语复述了一遍,上官仪忧愁道:“在下没有答应陛下。”

    张阳颔首道:“就像是陛下说的,有的人捷足先登,就有可能得到最大的成就,可谁的脚步先动并不说明他的脚步一直领先。”

    或许是因为个人经历导致的,上官仪并不认同陛下的这番话,人与人之间的成就高低,不是爬山,并不是说谁走在前头就一定能够最先到达顶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