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有错要认

    第七百四十二章 有错要认 (第2/3页)

房更合适一些,也安静。”李玥平静地回复着。

    张阳瞧着桌案上够自己书写的也只有这么一点空间,媳妇还要霸占一半,便神色纠结道:“我们大可不必这样。”

    “坐在这里能够让心情更平静一些。”

    “是吗?”

    “而且还没有弟弟妹妹来打扰。”李玥神色凝重地又补充了一句。

    张阳拿起奏章和毛笔走出书房,坐在自家的正堂中书写回复奏章。

    正堂的桌子也不小,一样很安静,只有女儿正在喂着弟弟吃饭。

    坐定下来,张阳执笔开始书写,这般就舒服了不少。

    片刻之后,媳妇从书房中走出来,她也将油灯带了出来放在桌案上,很自然地又霸占了半张桌子。

    张阳欲言又止,又不知从何说起。

    正了正神情,李玥低声道:“果然,在夫君身边写方略才能更加顺利,思绪也更清晰了,与书房无关。”

    苦恼地扶着额头,张阳正要起身,却发现自己的手腕被她抓着。

    “这是做甚?”

    李玥颔首道:“等写完。”

    就这么把她拉着手,另一只手在纸张不住书写着,张阳喝着茶水目光落在她的纸张上。

    她在写一种土地分利方略,这种方法看起来还挺实用的,只不过并不算是上策。

    让乡民种植茶树,骊山直接与山民分利,给予他们一定的分红,卖得越好乡民们得利也就越多,至于账目如何完全可以让小慧的母亲去安排。

    不得不说她对现在骊山领先的经商概念玩转得很好,这种直接参与分红的模式,掌握了众多茶农。

    江南望族想要的是土地,而骊山直接拿人,他们得到了土地却得不到人,种茶树最重要的环节离不开当地乡民的帮助,这招釜底抽薪的确了得。

    女儿已经给弟弟喂好了饭食,她便自己拿着笔去临摹字帖一笔一划地学写字。

    宁静的夜里,还有清冷的山风吹入窗中。

    自己的手臂就被媳妇如此抓着,成了一个让她平静的工具人。

    等她写完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开,发现张阳的双腿已经发麻了。

    起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腿,她倒是写完心满意足地洗漱准备休息了。

    自己的回复奏章还只写了一两句。

    等李玥换上了新睡衣从卧房中一闪而过,张阳想要再写也没了心思。

    儿子在摇篮中睡着了,女儿也很懂事地自己洗漱完去房间休息了。

    又是静坐片刻,仰头长叹一口气,脑海中已经思绪全无了。

    张阳站起身跳入华清池好好洗了一番,便走入屋中。

    也顾不上湿漉漉,关上了房门。

    李玥回头道:“咦?夫君莫要着凉了,快快换上干净的衣衫。”

    “我们家要加一条家规,以后不得私自用骊山的印信,包括太府寺的。”

    “嗯。”

    她整理着衣服笑着点头,见夫君的身影站在面前,又抬头道:“怎么了?”

    意识到气氛不对劲,李玥连忙躲闪道:“孙神医交代过,夫君要养神,不得太过分。”

    “顾不上了。”

    ……

    深夜,卧房内终于安静了下来,油灯的光忽明忽暗,张阳抓着媳妇白嫩的小腿纠结道:“你父皇多半会罚我俸禄吧。”

    李玥几次想要把自己的腿收回来,却发现疲惫得提不上力气,“父皇对有功之臣一直都有宽容,何况是我们骊山。”

    “是呀,只有我们夫妻二人为这大唐社稷着想了。”

    “我想起了那些儒生对时钟的指责。”张阳坐在榻上将她的双腿放在膝盖上,又道:“在人治为核心的社稷之下,工业发展的冰冷有违人心,对他们来说以人为本的当下,工业是最没人性的。”

    闻言,李玥皱眉不语,眼神中多几分凌厉之色。

    张阳接着道:“以前我听一个人说过,没什么社稷问题是科技无法解决的,但我真正地走入过朝堂之后,了解朝中的权力结构,明白朝中的运作,我才发现只是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一样事在当下的好坏,这种判断是不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