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家都是趋利的

    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家都是趋利的 (第2/3页)

一个县官开口了,当即有人围上前又道:“上官少卿,我村县也能种葡萄。”

    “对!骊山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大家都太穷了,看邻居村县跟着骊山赚到了银钱,眼睛红得都要冒血。

    怪只怪当初没有答应太府寺的要求。

    上官仪被一群县官围着,连连摆手道:“诸位,诸位!”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上官仪先是整了整衣衫,又道:“渭南还不适合种葡萄,没有渭北的水土,别看只是一河之隔,水土差距甚大。”

    见大家总算是消停了,上官仪又道:“诸位先回去规划土地和方案,我们太府寺会观察水土,什么土地适合种什么都是有规划的。”

    丢下这么一句话,上官仪便走入了村子里,还有县官想要追上去,看到村口的官兵,一个个又都收回了脚步,站在村口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恪的婚事都已定下,李玥听着婶婶的消息,目光盯着眼前这盆葡萄。

    “这是各地世家的议论?”

    “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陛下因此很恼怒。”

    李玥低声道:“父皇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皇子不与他们世家联姻,就是要让朝堂与他们隔绝。”

    “娘,爹爹说了他要在车间修火炮,修好了才来吃。”

    小清清说着话,伸手要去拿葡萄吃。

    李玥正色道:“等你爹爹来了再吃。”

    “啊……”小清清努着嘴委屈道:“娘总是这样,什么都想着爹爹。”

    王婶笑道:“你是小郡主,公主殿下与县侯自然是都想着你的。”

    小清清委屈地坐在板凳上,一手撑着下巴,眼巴巴望着葡萄,等着爹爹来。

    车间内,张阳打开一个哑火的底火装置,内部的底火已经炸碎了。

    “晋王殿下,把油灯拿来。”

    听闻姐夫的话,李治点亮油灯放到桌案上,也在仔细观察着,好奇道:“为何会这样?”

    张阳解释道:“骊山的锻铁技术缺少柔性,如果用黄铜来替代会更好。”

    李治低声道:“那为何不用铜呢?”

    “铜很贵的,而且又是现在的货币,当初为了造蒸汽机用了朝中不少精铜。”

    “骊山不是有很多铜钱吗?”

    张阳还是摇头,“晋王殿下想得太简单了,铜钱不能再用来烧铸,他们在造铜钱的时候就掺入了不少杂质。”

    李治不住点头,目光看着姐夫将内部破碎的部件都取出来。

    随后底火的口对着油灯仔细观察,张阳又道:“晋王殿下看到没有,这内部的螺纹已经裂开了,底火的量一旦多了,就容易哑火。”

    李治似懂非懂的点头。

    正说着话,张阳注意到女儿满脸委屈地站在车间外。

    见状这才收起零件,起身洗手去吃葡萄,华清池边的弟弟妹妹们都在。

    李治跟着在一旁洗手,“最近皇姐整日都在研究树木。”

    张阳颔首道:“嗯,挺好的。”

    李丽质这些天总是种树,她在研究关中水土与植被的分布,比如胡杨树,雪松,白杨或者银杏。

    洗了手之后,张阳这才招呼弟弟妹妹吃葡萄。

    李孝恭让人送来的葡萄太多了,足足有一桶。

    这么多的葡萄一时间吃不完,张阳分出了不少给村子里的村民吃。

    家里的熊不喜欢吃葡萄,一头头就趴在华清池边嗮着太阳。

    葡萄吃多了也就那样,小清清对此没了兴致,用茶水漱口后迈着小短腿来到屋中,找到了爹爹的工具箱,从箱子拿出一把木梳。

    这把木梳子很宽大,她吃力地给熊大梳着,宽大的木梳从脖子梳到后背,就能梳下不少的熊毛。

    再将熊毛放到一旁的布绢上收集起来。

    张阳见状,帮着女儿一起梳着,低声道:“这些熊怕热,多梳理一番。”

    于是乎,弟弟妹妹也加入了给熊梳毛的活动中。

    家里的熊够多,足够弟弟妹妹一人一头。

    女儿的力气还不够大,张阳只好将她梳过的地方再梳一遍,这头熊还一脸享受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