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光阴漫长

    第七百八十一章 光阴漫长 (第2/3页)

 片刻后石壁上就有泉水流下来,小瀑布顺着石壁的阶梯而下,水流浇在一个个小熊模样的石雕上,最后落在熊大的雕像上。

    从骊山修建开始熊大的雕像还是老样子,小清清在这个大石雕的前方写着“熊大”二字。

    水流并不快,张阳赤着脚走在池底,看着池水漫过自己的脚踝到膝盖。

    直到整个人被池水淹没,顺便洗了澡,这才爬上岸。

    小武和小慧向李玥禀报着,第一次与两县交接的成果,货物来往并不大,也算是有了进展。

    骊山技术院开展之后,张阳打算给处默一个工作,让他兼领骊山技术院校的管教。

    但凡有不规矩的人,处默都可以处罚之。

    张阳发现从骊山的技术院校落成半月以来,人们得知了只要交够半年的两贯钱费用,就可以在骊山技术院校白吃白喝半年。

    对此,骊山技术院校的管理还是要跟上。

    让程处默去坐镇是最好的。

    确认了心里的想法,张阳开始执笔书写着。

    刚与小武,小慧核对了账目的李玥见状好奇道:“夫君这是在写什么?”

    张阳搁下笔看了看自己的字,“要发展,管理就要跟上,我喜欢有条不紊的感觉。”

    “说来也是。”

    李玥瞧着整齐的书房,又道:“总要整整齐齐才好。”

    “近来一直调养,两位婶婶让我多吃一些鱼,菜,羊奶。”

    她在身边坐着,张阳侧目看着问:“我看过医经,这是女子准备生养才要多吃。”

    “是吗?”

    “嗯。”张阳牵着她的手点头,“你总是想要把家业管好,以前觉得看史能够管好家业,所以你多有看史书,汉史,魏书,晋书,你都看了个遍。”

    李玥安静地听着,相濡以沫至今,夫妻俩对彼此的了解都比对方清楚。

    张阳知道她喜欢看什么书,今天心情怎么样,早晨与孩子说了什么,就知道她下一步要做什么。

    从当初相识至今已经有十年了,十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

    这里是大唐不是后世,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张阳也觉得这辈子过得很漫长,因为每一件大事小事都记在心中,回想起来便会觉得过了好多好多年的沧桑感。

    明明两人都不到三十岁,却觉得好像已经过去了很多很多年。

    李玥又道:“明史可以治家,可以治人,也可以治国。”

    张阳低声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除了看史书,就是在经营家业,你觉得算账统计很重要,就用三年的时间来学习数术,还想要通晓天文历法。”

    “后来你又觉得学得太深会耽误光阴,你便一心教导小武和小慧,再看如今你已经很少静下心看看别的风景。”

    李玥背靠着椅子,纤细的手指支撑着太阳穴,皱眉思索着,像是在整理思绪。

    张阳继续道:“我就不一样了,我最近看医书,我觉得生理这一块还可以好好钻研一下,填补前人在这一块的空白,比如说人体是个很有意思的系统。”

    眼看夫君要讲一些非礼勿听的事,她连忙移开目光,双手整理起了桌案。

    “其实这都是知识,没什么好逃避的。”

    “夫君的癖好……”

    “这不是癖好,这是专业。”

    李玥欲言又止,由着他了。

    太府寺的事业上了正轨之后,张阳又清闲了下来,看着王婶端来一碗汤药,好奇道:“婶婶这是什么药?”

    王婶微笑道:“公主殿下说县侯的上火之症已经缓解,婶婶去问孙神医,神医说治病还需要压住病灶,往后才能避免复发。”

    张阳端起药碗不解道:“这药的味道不对吧,这不像是祛火清火的药材。”

    说罢,还仔细闻了闻,怎么闻都觉得味道不对。

    王婶还是一脸的笑容,“神医给的药材总是没错的。”

    心说家里的起居两位婶婶照顾得很仔细,自从李玥生了儿子之后,便也都是经过两位婶婶之后调养过来的。

    确实调养的很不错,现在她已容光焕发。

    张阳狐疑地看着汤药,拿起勺子从碗底捞起一些药渣,仔细一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