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朝堂的蛮横风气

    第七百八十二章 朝堂的蛮横风气 (第2/3页)

义府从高句丽回到长安城就没消停过。

    现在更是将褚遂良赶出了四方馆,还把人家给揍了一顿,强行将四方馆给霸占了。

    李世民又道:“你久居骊山,不知道朝中的变化,事发之后许敬宗也来向朕请罪了,也说了诸国使者一直都是礼部在接待,褚遂良受赵国公的意思想要在四方馆的事情上横插一手。”

    “许敬宗一边与朕说着委屈,一边将褚遂良,唐善识之流骂了一番,朕欣赏强人,也欣赏许敬宗和李义府他们不迁就,敢直言不讳。”

    “四方馆的事是朕先前没有思量得当,闹出了这些事也是朕考虑不周,想着礼部众人不能白受这个委屈,朕也就把四方馆交给了礼部看管,按照许敬宗的意思,让李义府去支持。”

    如果礼部就这么将这口委屈咽下了,反倒是让陛下与朝臣轻看礼部了。

    在当下的朝堂要立足,你首先要有胆魄,其次要会打架,还要据理力争。

    太极殿打架都是常事,上个早朝难免骂娘。

    在这种朝堂风气下,蛮横的环境造就弱肉强食。

    现在朝中都说许敬宗其人睚眦必报,总归是一个不能白受欺负的人。

    张阳拱手道:“想必河间郡王听闻这个消息也会感到欣慰的。”

    李世民叹道:“你就不想问问褚遂良被打得如何?”

    “如何了?”

    “朕让卢照邻去看过了,说是十天半月不能下地,礼部是你带出来的,怎么礼部中人一个比一个下手不知轻重。”

    张阳笑道:“都是疾恶如仇的性情中人,下手管不住轻重也是难免的。”

    一旁魏征还在打量着田地,对郑公来说这好像是一件很稀疏平常的事情。

    骊山要发展工业,同时也保障着田地的保有,该有的田亩也都还在。

    重新走到了村口,李世民带着魏征还打算去渭南走一圈看看。

    贞观一朝,君臣之中就数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最复杂。

    护送的队伍渐行渐远,李泰扶着一棵树,又扶着自己的胸口。

    “魏王殿下这是心口不舒服吗?”

    “每一次听姐夫与父皇谈话,本王就觉得心口跳动厉害,还请姐夫以后说话注意一些分寸。”

    “魏王殿下,我已经很注意分寸了。”

    李泰抚着胸口又道:“不过许敬宗和李义府这两人是不是把中书省得罪得太死了。”

    “嗯,也许吧。”

    张阳点着头。

    李泰还是很担忧,“以后要还这样,礼部的处境岂不是更不好。”

    “礼部的事情与骊山已经没有关系了。”张阳用蒲扇挡着刺眼的阳光走回骊山。

    下午的时候,天空雷声隆隆作响,一场大雨便落了下来。

    骊山上,一家人坐在屋檐下,小清清坐在熊大的背上,看着漫天的雨水从屋檐落下。

    张阳帮媳妇批改着弟弟妹妹们的作业。

    “今天父皇来了?”

    “嗯,来看看骊山的秋收准备,说是又去渭南了,此刻多半是被困在雨中。”

    李玥颔首道:“这场雨来得真不是时候。”

    “嗯,下了雨之后,麦田还要晾晒一段时间才行,只要不影响收成就行。”

    雨水不断落在华清池中,池水依旧是清澈的,看着很是舒心。

    “高阳的数术还是没有进步。”张阳将批改后的作业整理了一番放在桌案上。

    “让丽质好好教教她吧。”

    两位婶婶正洗着衣服,李玥总觉得最近婶婶的目光怪怪的。

    正是大雨天,一骑快马冒雨来到长安城前,来人朗声道:“剑南道急报!”

    守卫城前的将领李道彦确认了来人的身份,便放人入城。

    但凡急报可策马入城,这人策马来到承天门前,翻身下马之后,便举着急报送入皇城。

    急报入皇城便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径直被送到了中书省,房玄龄还在查阅各地的夏收奏报。

    岑文本淋着雨带着急报匆匆跑入中书省,顾不得浑身湿漉漉先将急报送上,“房相,剑南道的急报。”

    自贞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