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难对付的玄奘和尚

    第七百八十六章 难对付的玄奘和尚 (第2/3页)

    熊大晃了晃脑门,它很讨厌这些水珠挂在毛发上。

    刷洗干净毛发,这头熊又任性地趴在了肩膀上,张阳只好扛着它的重量,给它的爪子洗刷。

    “小慧!小武”

    “来了。”小慧应声出来。

    小武也从屋内出来了。

    指了指一旁的两个水盆,张阳又道:“给熊大泼水。”

    两盆水泼下来,它看起来才干净很多。

    张阳揪着它的毛发检查了一番,确认没有什么皮肤病之后,这才将它推入华清池中。

    一人一熊在池中游了好一会儿,张阳也就当给自己洗澡。

    快午饭时,张阳才从池中出来,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衫。

    因为陛下开办一场夏收的庆贺,李丽质收到母后的话语,她带着弟弟妹妹回了长安城,接下来要在长安城居住一些时日。

    家里也总算安静下来了,小武和小慧帮着杨婶收拾着公主皇子们住过的房间。

    因为南诏的事情,朝中先是准备救援,得知南诏王禅位之后又是怅然若失。

    而骊山的夫妻俩很高兴,俩人正打算规划南诏,还打算派出几个人去南诏看看,尝试在南诏也发展产业。

    南诏距离关中很远,在温暖的南方。

    地理特征相差很大,南诏也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

    李玥眯着眼,一张脸尽是幸福地朝向夫君,“以后妾身是不是要向南诏王行礼了?”

    张阳闻言倒吸一口凉气,“不必了。”

    李玥忽然起身道:“妾身,参见南诏王。”

    再看她妩媚的笑容,张阳清了清嗓子道:“不必如此。”

    “妾身,今日给夫君做饺子吃如何?”

    “别。”张阳慌忙叫停,“你快变回来,我害怕。”

    闻言,李玥捂着肚子笑了好一会儿。

    张阳苦恼地挠了挠头,心说有点角色扮演的味道了。

    王婶脚步匆匆而来,禀报道:“县侯,玄奘和尚又来信了。”

    夫妻俩本来是挨在一起坐着的,见婶婶来了李玥的正了正神情,恢复了严肃的模样,闭目端坐。

    在婶婶面前,她还是挺老实的,不然会被两位婶婶数落。

    “嗯?这是我们骊山的纸张。”张阳一碰到纸张便清楚了这是自家造出来的,信纸是用羊皮包裹的。

    张阳解开捆着羊皮的绳子,拿出内部的信纸。

    这才看清楚玄奘的字迹,信中说的内容很简单,他将那位许敬宗派去敦煌的女子感化成了佛女,那女子在平日里一直在佛前坐着。

    她还说出了许敬宗的安排,玄奘让这个女子在佛面前说出了这一次去敦煌的真实目的。

    得知真相之后,玄奘和尚不仅没有将她赶走,反而是接纳了她。

    而那女子也从此放下了凡尘中的苦恼,一心跪在佛前。

    张阳越是看神色越是凝重,说起来这些用来对付玄奘的手段显得有些轻率了。

    派出去诱惑玄奘的女子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被他感化了。

    “这玄奘和尚的道行高深呀。”张阳皱眉看着,玄奘和尚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写了这封信。

    已经不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了,张阳现在的心情无比平静,玄奘和尚还说了天可汗的仁慈并不是真正的仁慈,那不过是他为了寻求利益的一种手段。

    既然要论人心,张阳觉得玄奘这种道德至上的说法是错误的,执笔而起在他的字下方写上:你总是将人分门别类,说的是每个人有所独有的,确定的品性。

    说人是善良,残忍的,聪明的,愚蠢的,勇猛的,冷淡的,等等。

    人并不是这个样子……我们总是把人按照这样分门别类的,这并不符合实际。

    人同河流一样,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

    人往往变得不像他自己了,其实,他仍旧是原来的样子。

    张阳继续写道:玄奘和尚,我读过得书不多,以我的学识和见地我说不出这样的话,我也没有这么高的境界,这些话语是一个叫做托尔斯泰的人讲过的。

    玄奘和尚,你所向往的世间,与我老师所写过的狂人日记有何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