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使者交锋

    第七百九十一章 使者交锋 (第2/3页)

的野心,是对手就一直是对手,不会变的。”

    李玥将这卷书放在了自家的书架上,低声道:“万一将来能用上。”

    小清清递来一些洗好的柿子,道:“这是上官伯伯送来的柿子,他说蓝田的柿子熟透了,要给爹爹尝尝。”

    仔细一想,张阳点头道:“嗯,吃柿子的时节应该再晚一些才对,今年的柿子熟早了。”

    看媳妇还在怀疑吐蕃会不会就此强大,张阳又道:“其实松赞干布这卷书有一个很致命的错误。”

    “何以见得?”

    讲到如何治国,如何安排朝政总是能够让她提起精神。

    也难怪两位婶婶常说,公主殿下不简单,骊山的女孩子也都不简单。

    小清清盘腿坐下,一口咬下柿子眯着眼幸福地品尝这难得的甜味。

    张阳咬下一口柿子,细细品尝着咽下再解释道:“松赞干布对吐蕃的律法还是太过模糊了,很时候道德与律法是冲突的,这就像是儒家对天下人有很高的道德要求,却在反对法家的法律严苛。”

    李玥笑道:“松赞干布也没有吃透中原的书籍。”

    夫妻俩这些年看过的书很多很多,尤其是当初在长安城的日子,李玥几乎是书卷不离手,不该看的皇权禁忌书卷她也看,各家典籍讲义她也看。

    张阳也跟着看了许多书,但都只是想要了解古人的想法,从典籍中的蛛丝马迹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记述。

    因此俩人的知识积累也是足够多的。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小清清坐在夫妻俩中间,她抬头看了看娘亲,扭头看去另一侧又是爹爹。

    屋外又传来了弟弟的哭声,婶婶匆忙跑去抱他。

    小清清苦着脸道:“弟弟怎么还没长大,吵死了。”

    翌日,天竺使者与吐蕃使者一起走入承天门,都准备好了去面见天可汗。

    驿馆外,松赞干布正在痛快地吃着红烧肉盖饭。

    李崇义正巧路过,他不解道:“赞普一早就吃得这般油腻吗?”

    松赞干布将碗中的黍米饭吃光,重重地放下碗筷,用袖子擦嘴,笑道:“如此好的油盐在吐蕃吃不到。”

    李崇义自己搬了一把凳子也坐了下来,笑道:“其实这些卖红烧肉的贩子也可以去吐蕃卖。”

    “崇义公子说笑了,寻常的吐蕃人还在以物易物,哪有银钱买一碗红烧肉,如果他们手中只有牛羊要如何买?”

    李崇义重重点头,“你说得在理。”

    松赞干布长出一口气,痛快地打了一个饱嗝,“红烧肉此物做起来很简单,长安城外已经有人开始养猪了,听说是受了太府寺的指点,猪都阉了。”

    “起初觉得很残忍,唐人实在是太粗野了,但吃着这个肉实在是美味,忍不住了。”

    松赞干布又道:“再来一碗。”

    比脸还大的陶碗装着满满当当黍米饭,上面铺着一层红烧肉,酱汁晶莹。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用米浆来煮肉,这么煮出来的肉汁实在是鲜美,骊山有这般的秘方可保百年富裕了。”

    松赞干布一边狼吞虎咽吃着,嘴里还说着话。

    李崇义看着他熟练地用筷子,这赞普真的越来越像关中了,又道:“我去过骊山,红烧肉的秘方在一个姓丁的厨子手里,而且养猪的也是他家的亲眷,那猪都是他亲手阉的。”

    又想到今天的早朝,李崇义再问道:“今日天竺使者和吐蕃使者都要觐见,赞普为何不去。”

    松赞干布笑道:“崇义公子是礼部侍郎,为何不去?”

    李崇义苦笑道:“我散漫惯了,我这个礼部侍郎还是因为家里老货看陛下要施行科举,想着以后就要没机会了,就让张阳在礼部给安排一个位置。”

    “我哪有许敬宗他们有才能,更不要说上早朝,很长时间没去了。”

    松赞干布点头道:“嗯,崇义公子能胜任这个位置,想必是陛下点头的。”

    自己的事情,李崇义不想说太多,现在的宗室老老实实地活着,除了李道彦家的那个不知死活的要去西征大食人,其余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