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钨矿

    第八百五十九章 钨矿 (第2/3页)



    “那倒没有。”

    裴行俭感慨道:“陛下仁德呀。”

    说罢,苏定方朝着长安城方向作揖。

    见状,裴行俭也是行了一礼。

    酒菜上桌,俩人便大快朵颐,听到一旁还有人在议论今天城外发生的事,不愧是骊山,以前只道骊山造火器,现在都开始造吐黑烟的怪物了。

    开了眼界的事情回味无穷,当时见到的人并不多,在长安城议论这件事的人不少。

    “你是骊山的弟子?”

    裴行俭点头,“外门弟子,受骊山县侯的指点,不过县侯从未说过在下是弟子。”

    苏定方点头道:“原来是假的。”

    “假的也可以是真的。”

    “倒也是,张阳不会计较这种事。”

    裴行俭又道:“若是有人想要假借骊山之名牟利,下官绝不放过他们。”

    苏定方喝下一口酒水,皱眉道:“你去西域是张阳安排的?”

    “正是。”

    “你去波斯也是……”

    “对,都是县侯的安排。”

    苏定方了然点头,“当年老夫也受过骊山的指点,这张阳是个很古怪的人。”

    “下官听闻当初苏将军平定吐蕃之乱后与县侯翻脸了?”

    苏定方摆手道:“那都是外面谣传。”

    裴行俭了然点头。

    少年将军与中年将军坐在一起聊得痛快,几个路过官兵走过时还多看了一眼。

    苏定方又问道:“你说你不在军中任职,怎么去了京兆府?”

    裴行俭放下手中的筷子,低声道:“是陛下的意思,也是县侯的意思。”

    “多半是陛下与县侯商议过你的前程。”

    裴行俭忽然明白了,释然一笑又是行礼道:“多谢苏将军指点,在下受教了。”

    苏定方又道:“仔细想想也是,骊山近来在修路,还联合长安城周边几个村县,历来京兆府就是遥领长安十二县的官衙,蓝田,高陵,泾阳,龙首原等地都在你的管辖,往后骊山办事恐怕还要多依仗你。”

    裴行俭一点就明白其中关系,便低声道:“自在下回长安以来,从未见过骊山县侯,更没有书信往来。”

    “自然不会与你有书信往来的。”

    “苏将军的意思是……”

    苏定方放低自己的声音,“老夫能够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往后你做事要小心也要谨慎切莫被人抓到把柄。”

    “可陛下明知道县侯有意安排,为何还要将下官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苏定方颔首道:“陛下与县侯的关系很复杂,县侯立志要建设关中,要让关中富强,陛下难道不想吗?陛下不过是想要借县侯的手来建设长安城十二县。”

    “至于你在不在长安令这个位置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给骊山多少方便,陛下能够得到多少益处。”

    裴行俭擦了擦额头汗水,又道:“这天真热呀。”

    用罢饭食,苏定方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往后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找老夫,你本是个将才不要被文官耽误了。”

    苏将军说完就走了,裴行俭这才意识到酒食还没付,这才拿出银钱与小厮结了钱。

    “我本是个将才,莫要被文官耽误了。”裴行俭心中暗暗念着这句话。

    薛大哥与他妻子回了长安城之后,便一直晚出早归的。

    现在薛大哥的妻子柳氏已有了身孕,裴行俭也不好去打扰人家,便走到千牛卫。

    千牛卫的卫府并不大,说是有五千余人,其实留在卫府的只有一百余人。

    裴行俭与门前的守卫说明了身份,对方便放行了。

    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屋檐下的王玄策。

    这家伙行事还是一样地不着调,此刻竟然捧着一卷聊斋看着。

    “这是骊山的聊斋?”

    听到问话,王玄策这才起声道:“裴都护。”

    “我现在已经不是裴都护了。”

    “这聊斋很是有趣,你拿去看看。”

    裴行俭接过书卷,坐下来也没什么精神,“以前在波斯的时候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回了长安城反而不知要做什么?”

    王玄策摇头道:“某家就不同,再也不想去西面吃沙子了,这长安城不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