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黄老之学与骊山

    第八百七十八章 黄老之学与骊山 (第1/3页)

    裴行俭策马走在最前方,翻身下马后第一个走上前,“弟子见过老师。”

    张阳笑看着他,“上一次见你,你没这么高。”

    “弟子在波斯那两年长高了不少。”

    说着话,裴行俭的目光也看着,张阳穿着一双布鞋踩着实地,也没有能够乘风而行的仙人状。

    看着气色还挺好的,下巴处还有些发青的胡渣。

    看来是平日里很注意修理边幅,今日好像是疏忽了。

    骊山县侯看着是个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人。

    张阳见到来人一个个走下了车驾,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房相。”

    “嗯?文本兄,你也来了。”

    岑文本一手拿着笔一手捧着书卷又道:“县侯,我等是来查问骊山工厂的,按朝中规制需要给骊山许可。”

    张阳带着几人走入村中,与岑文本一起走在最前头,“朝中对生产制度有个明确的框架吗?”

    岑文本摇头道:“具体哪些框架……朝中还没有打算,想要以骊山为准。”

    有些发愁得咋舌,他又道:“如果生产上有哪些可以做,有哪些不可以做,可以按照骊山的模样来进行安排,不知县侯意下如何?”

    李承乾听着两人的对话走在后头,身侧走着房玄龄,身后还有张行成和马周。

    骊山又有变化了,多了几间新的屋子,又多了几条平整的道路,以前是田亩的地方也被夯实成了平地。

    这个村子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

    众人来到工厂前,张阳嘱咐道:“魏王殿下,先带着文本兄他们去看看工厂。”

    马周又道:“下官还想去看看这里的村民,问询几句话。”

    李孝恭沉声道:“随老夫来。”

    几人到了工厂前散开。

    眼前还有房相依旧站在这里,张阳问道:“房相不去看看工厂吗?”

    房玄龄摇头道:“岑文本和马周会办好的。”

    “也对。”

    “你总是想要建设关中,你打算用多少年的时间。”

    张阳颔首道:“可能再有十年,或者再有二十年?”

    “时间有些短了。”

    “确实有些短了,那就三十年?”

    房玄龄还是摇头,低声道:“你说要建设关中,你要将这些建设成什么样子?”

    “至少尽我自己的所能。”

    又是一群孩子从眼前跑过,这些孩子也不惧怕官吏,对他们来说就连皇帝也会经常来骊山,孩子也都见怪不怪了。

    房玄龄又道:“你很有信心。”

    张阳笑道:“在我的故乡,从家家户户还住着破落房子,再到人人都能住得起砖石房,从我记事起这个变化只用了三年,再到后来有了平坦的路,能够通车,又是只有了两年,后来每年都会有变化。”

    “你很想念故乡?”

    “嗯,我很想念。”

    “你的故乡在哪里?”

    张阳看了看脚下,有些傻傻地一笑,忽又抬头看向天空,“我一直都在故乡。”

    “你……”

    人与人之间能够共情,房玄龄所共情的情形或许不是同一个场景,但人与人之间向往的美好都是一样的。

    张阳笑道:“虽世间换了模样,可天地依旧没有变。”

    “嗯,你是个心向美好的人,老夫还是觉得你太过傲了。”

    “房相,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万万不可小觑。”

    “与骊山计较,老夫确实学了不少。”

    “而且从骊山的变化就能看得出,知识可以改天换地。”

    张阳自顾自说着。

    裴行俭与岑文本走入一个个工厂,还在商讨着生产的流程。

    期间李泰解释的很多原理,俩人听得都是一知半解。

    在工厂的后方还有三台蒸汽机,由蒸汽机传输动力,带动拉杆可以搅和数十个木桶中的水浆。

    李泰解释道:“以前骊山也会织布,但我们现在只提供棉线和做好的绒,很多下游的生产都给了其他的村子。”

    岑文本一边听着话语,手中的笔不断书写着,好在骊山就有墨水,几页纸根本记不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