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我的感情细腻

    第八百八十六章 我的感情细腻 (第1/3页)

    几经战乱,到了隋末已大不如前,现在人口凋零,内迁的人口不少。

    陇右不让种树?陇右门阀不让骊山建设关中?

    李玥的明眸带着怒意,“他们凭什么做主,应该是陇右的群众来做主,由不得他们说了算,这群人不作为,还不让骊山作为!”

    张阳淡然道:“门阀向来如此,他们保持着古老的作风,希望现在成了皇帝的李世民能够念在旧情,让他们一脉重新辉煌。”

    “辉煌?”李玥的眼神还带着怒意,“不让种树就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张阳神色不悦,“嗯?你又学我说话。”

    李玥眼神怒意未消,道:“门阀不除,骊山壮志难酬。”

    “媳妇好见地。”

    说罢,张阳站起身。

    “夫君要去做什么?”

    “我去想想怎么灭了陇右门阀。”

    杀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简单地手起刀落,一个人就倒地了。

    然后你就可以看着这个人的呼吸慢慢平静,慢慢没了呼吸,他成了尸体,之后慢慢变凉。

    如果还想要继续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吃不下饭的画面。

    所以杀人也是一件不美丽的事。

    诛心这种方式更高明一些。

    关中正在发展,正在富裕,骊山要建设关中就要种树,就要退耕还林。

    将无法耕种的荒地都种上树。

    陇西是长安城的西大门,西大门洞开风沙就能直入长安城,这与骊山的理念相违背。

    李渊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年纪大了各种毛病也寻来了,前些天还说腿脚不便利了,现在又觉得脾胃不舒服。

    孙神医正在给他老人家诊脉查问。

    张阳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看着。

    良久,孙思邈神色凝重,“您不是脾胃不舒服,是肝不好。”

    李渊稍稍点头,“是何原因?”

    “壮年时饮酒过甚,您还要继续戒酒。”孙思邈说着话站起身,行礼道:“县侯来了。”

    “孙神医辛苦了?”

    “老朽去拿一些药材。”

    李渊收起了袖子,双手放在膝盖上,神色无奈,“你是来看望朕的?”

    “想要与您老人家说一件事。”

    李渊抚须道:“你说便是。”

    张阳笑着坐下来,拿起水壶眉头一皱,发现水已凉了,就放在了一旁的炉子上任其烧着,继续道:“陇右门阀实在可恶。”

    “他们招你惹你了?”

    “您这话不对。”张阳纠正道:“他们没有招惹我。”

    “那你与朕说这些做什么?”

    李渊拿起茶碗想要喝茶,发现碗中的茶水凉了,这才看向炉子上的水壶,等着水烧开。

    喝热茶已成了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一养成就改不掉了。

    张阳又道:“他们与群众作对,骊山想要让他们认罪,还陇西一个晴朗。”

    李渊手中的动作一滞,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有什么罪?”

    “兼并土地,在地方上不作为,关中都富裕了,可陇右子民还在受苦受难,难道您要坐视不管吗?”

    “朕……”

    “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李渊三缄其口,又是气馁一叹,“朕已不理政事,这些事你与二郎说便好。”

    “陛下不理陇右情面,您是知道的。”

    “当年的事情,确实该有个着落,可是……”

    本来李渊起兵就是欠着陇右门阀的人情,这就像是造反投资,本来人家是有原始股的。

    李渊也打算给陇右门阀好处的,谁知道自家二郎在玄武门做了那等事。

    当时众人的期许都在太子李建成身上。

    可李世民即位之后,大唐便换了嘴脸,什么以前的旧情,什么以前的旧账,一概不认。

    李世民就差明说,那是李建成事情,与他无关。

    这就是陇右门阀与李唐社稷反复拉扯的缘由。

    张阳低声道:“只要您老不认那些旧账,陛下就敢带兵去把那些陇右门阀的人头砍了。”

    李渊摇头道:“当初世家之祸,落地的人头够多了,二郎杀伐太重会被后人议论的,这样不好,不好。”

    “可他们兼并土地,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