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在座的都是奸臣

    第九百一十六章 在座的都是奸臣 (第3/3页)

 “骊山没有考虑这些,姐夫不喜建设高墙,就像长安城的城墙,在战争的时候或许有用,可随着关中的发展,城墙只会越来越拖累,房相觉得呢?”

    房玄龄抚须不语,还在思量。

    李泰解释道:“等这里落成的时候,您就会明白其实城墙没必要的。”

    严寒从关中退去的时候,已是三月天了。

    钨矿的烧制还有不少问题。

    张阳将棉线粗细的钨丝连接电线,随着发电机的转动,钨丝开似乎发热,发红。

    没有足够的光亮,半柱香的时间就烧断了。

    钨丝的烧断好像是个必然的过程。

    张阳记录下实验的结果,“还是太粗了,或许真的有必要在一个真空的灯罩内?”

    手里拿着笔挠了挠头,蒸汽机的噪声随着机器的停止而停下。

    骊山的制造技术还是不够成熟,钨丝这种材料比自己预想的还要难用。

    张阳道:“还能再细一些吗?”

    江师傅神色凝重,“很难,可以试试。”

    张阳喝下一口茶水,无奈摇头。

    钨矿的铸造很难,从钨丝冒出来的黑烟可以看出内部还是有很多杂质的。

    这是铸造时燃烧不充分。

    江师傅拿出一些刀刃,“这是用钨矿铸造出来的刀刃,县侯之前说需要,老头子便铸造出来了,不知道是否可用。”

    钨矿造出来的刀刃坑坑洼洼的,张阳气馁道:“我试试。”

    先是将一根铁管放在车床的另一头,将刀片推入,车床启动,可以很明显地听到铁管内部的切割声。

    紧接着又是一声金属的崩断声,内部的刀刃断了。

    “刀刃容易断,还是铸造时杂质太多的问题。”张阳将断了的刀刃取出来,“我们下次加入石墨试试。”

    “石墨?”

    “既然硼砂不行,就用石墨试试,或许可以反应出更多杂质。”

    张阳一边在笔记本上写着,一边走出了车间。

    贞观十五年的春季四月,今年朝中从各县收来的商税足足有六千余贯,长安城十二县其中八个县都在骊山的主持下进行生产,生产货物之后有了来往交易就要上交赋税。

    这只是这八县作坊生产的赋税,而且是原本赋税的基础上额外得到的。

    如果骊山继续将产业扩大,朝中能够得到的赋税将会更多,现在李道宗管辖下的左辅二十四县也在准备着,一旦投产那将是更多的赋税。

    将关中的生产抓在自己的手中,让皇帝得到了足够的甜头。

    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朝中从这八个县中就得到了六千贯赋税,长安城的商业莫名兴盛起来。

    甚至有人向朝中进言,劝谏陛下不得大肆鼓动作坊兴起,劝陛下裁撤作坊,让乡民回归农桑,让乡民回到三年前,继续在田间地头劳作。

    反对骊山就是反对他许敬宗,奏章送入朝中之后,李义府就带着人将这个进谏的言官揍了一顿。

    李世民叹息道:“辅机啊,这李义府太不懂事了,朕要罚他俸禄,罚三年,不得再动手打人了。”

    长孙无忌躬身行礼,“李义府定会对陛下感激涕零,陛下英明。”

    李世民半推半就地下旨,让各县除了抓住作坊产出,也要抓好农桑。

    不论是耕种还是在作坊生产,皇帝的态度很明确,两手都要抓,全都要。

    贞观技术院第一栋教学楼封顶了,学子们可以在正施工的教学楼中听课,也可以暂时住下来。

    这只是其中一幢而已,往后这样的楼还要建设很多幢。

    楼高有五层,每层四个教室可以容纳学子一千人,但骊山往后要招收的学子会更多。

    张心安每一次看着自家的铜钱被拉出去,很是心疼。

    张青青看着弟弟没出息的样子,道:“不就一些铜钱而已,我们的骊山的财富远在这些铜钱。”

    张心安低声道:“姐,这是钱呀。”

    “爹娘现在花出去的银钱都是能赚回来的。”

    “那要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张心安看向库房,库房中的铜山只留下小小一座了,他继续道:“而且家里还要交赋税!姐,你去炸了长安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