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生涯的最关键阶段

    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生涯的最关键阶段 (第1/3页)

    走到山下的信箱,将今天的师父批复的奏章放入信箱中。

    小武低声问道:“小慧。”

    “嗯?”

    徐慧转头狐疑地看着她。

    “今天小慧看师父的目光怪怪的。”

    “嗯?”

    两个姑娘走在山道上,小武低声道:“师妹的目光看师父像是在看……”

    虽说小慧年龄更大,但入师门比小武晚,一直以来也都是师妹相称。

    注意到小武的眼神带着一些坏意,小慧羞得脸颊一红,“师姐,你看我笑话!”

    “当时师父在批阅奏章,师妹的眼神可一直没有离开过,我要告诉丽质师姐。”

    “你!”

    小慧朝着小武追去,“师姐欺负人!我没有……”

    小武嬉笑道:“你就有。”

    两个姑娘一路追打着,嬉笑着跑上山顶。

    回到山上俩人又迅速恢复了正形,来到饭桌边吃着饭食。

    到了深夜,一个身影来到信箱边,有个老人家收拾着这些卷宗与信件,将这些信件摆放在一个篮子中,而后躬着腰走着离开。

    “你大可不做这些,平时这些事情都是老夫亲自在办。”

    王公公低声道:“县侯说了,骊山缺少一个能够来往朝中能够周旋的人。”

    李孝恭从阴暗处走到月光下,“你现在还有给陛下送消息吗?”

    王公公回道:“陛下让老奴留在骊山,从未让老奴给宫里送去消息,这些事都是阎立本在做,他才是送消息过去的人。”

    “张阳是个好孩子。”

    “老奴明白,县侯是个好人。”

    “老夫很不满陛下派人这般盯着骊山,有老夫在就足够了,骊山不会造反的。”

    王公公叹道:“这是河间郡王自己的想法,是县侯让老奴留在骊山的。”

    李孝恭走到他面前,“老夫暂且相信你了。”

    王公公点着头离开了。

    片刻之后,李泰也快步走来,低声道:“这位老人家是对父皇最忠心的人。”

    “看得出来。”

    “他对骊山没有恶意。”

    李孝恭沉声道:“当年玄武门的事情过去之后,这个老太监帮着陛下做了很多事。”

    “皇叔,父皇向来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你我。”

    李孝恭自嘲地笑了笑,“所以陛下放在骊山的眼睛这么多。”

    皇帝不信骊山,哪怕是骊山这般的开诚布公,还要在骊山放眼睛,但若是眼睛也不听话呢?

    所以在骊山的明里暗里,有很多的眼睛。

    这些眼睛也互相盯着。

    明面上的有阎立本与王公公,暗地里还有更多。

    这些人都是陛下的爪牙。

    李孝恭不喜皇帝的这种做法。

    李泰安慰道:“皇叔,父皇的心思与寻常人不同,他要想的事情也比我们多。”

    “你还真是能体恤你父皇。”

    “皇叔说笑了。”

    ……

    贞观十五年的夏季七月,三县交界处的工地依旧忙得热火朝天。

    这里完成了两栋楼的建设,一栋是教学楼,一栋是宿舍楼和一个食堂。

    这是三处最早建设的所在。

    工人依旧住在铁路沿线的小房子中,只有骊山学子能够住进宿舍楼。

    这宿舍楼每一层都有公共的浴室和如厕房间。

    学子与修建的工人可以一起在食堂用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学土木的学子一边学着骊山的新式建造技术,现在也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

    能够从这里出去的学子,往后或许没有能力入仕,但在这里结业的学子出去之后,至少也能做个工头。

    阎立本头戴着安全帽,看着图纸与远处几个忙碌的泥瓦匠,这是宿舍楼第二期建设。

    李泰解释道:“按照姐夫的预想这个宿舍楼要造得更好一些,每个房间都要有抽水马桶。”

    阎立本迟疑道:“为何要区别对待。”

    李泰笑道:“在骊山学成的学子总会有人要留下来,他们可以继续学习,或者为骊山的技术攻关。”

    闻言,阎立本笑道:“县侯还是按照骊山的做派,想要在这里组建团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