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烦恼的琐事

    第九百二十六章 烦恼的琐事 (第2/3页)

着茶与小慧,小武一起吃着点心。

    张阳又一次装上了铜制的子弹,朝着远处的树桩再一次开枪。

    清脆又响亮的枪声在山林间回荡,骊山的万物好像对这种动静已见怪不怪了。

    一只兔子在远处吃着草,听到枪声炸响它也不逃。

    枪管还冒着白烟,张阳看着树桩上的嵌入的子弹,用镊子将它取了出来,这是一颗圆形的铜子弹。

    也不是没有试过用圆锥形的子弹,目前还是没有驯服子弹的运动轨迹。

    圆形的子弹在运动过程中,能更平稳一些也是眼下不可争议的事实。

    张阳考虑过放弃膛线,但因此牺牲的就是子弹的外形与稳定性。

    一百步开外这子弹就打不中人,比之强弓差一些,比之寻常的弓箭倒是好了很多。

    毕竟强弓对体力的消耗是巨大的,而燧发枪只要瞄准并且开枪就可以了。

    “恭贺爹爹,我们家又有了一样能够暗杀的利器。”

    “终究还是工艺不够好。”张阳将子弹装入腰间的袋子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形同鸡肋。”

    李玥轻笑道:“这么多年了,还是造不好。”

    张阳叹道:“是我先前想得太简单,要造这个东西远比火炮要难得多。”

    小慧剥好的核桃放在眼前的小盘子上,再将核桃仁给小三秋吃。

    老师的小儿子最近越来越活泼了,每一天都在长大,每一次他开口叫姨姨的时候,总是令人开心。

    张阳将燧发枪放在一旁,拆下了一个个的零件,装入一个盒子中,关上了锁扣便不再理会。

    一家人喝着茶水,看着家里的几头熊打闹在一起。

    王婶快步跑来,“县侯,吐蕃的书信。”

    张阳拿过书信,吐蕃人还是喜欢将文字写在皮革上,松赞干布的唐人文字写得很不错,信中所言都是他在吐蕃的近况,如今禄东赞依旧掌握着吐蕃的大权,大唐的官兵管理吐蕃的各项赋税。

    信中也说明了现在吐蕃的窘境,禄东赞派来了使者,希望可以将部分工坊也拿到吐蕃去做,如此一来吐蕃人也能够得到放牧以外的收入。

    松赞干布带着自己的孙儿在雪山下造了一间屋子,还养了不少牦牛,他说有一头母牛怀了,往后会生出更多的牛,这样一来也足够养活自己和孙儿。

    张阳来到藏书阁,“松赞干布说他离开长安城之时太过匆忙,现在很懊悔没有带一些书去吐蕃,给他清闲的生活解一些枯燥。”

    李玥顺着梯子往上爬,从上方取了几卷书,“这都是我们骊山自己的书卷,可以给他送去。”

    张阳也挑了几卷,是骊山近年来的生产总结,“这松赞干布就是想看我们骊山的书籍,他在长安城也经常看书,但涉猎骊山书籍少有,不过都是他想看我家的书的借口罢了。”

    “就算是借口,夫君也愿意成全他。”

    “如果这些书卷能够影响更多的吐蕃人,我乐意。”

    张阳将这些书放入一个包袱中,再给松赞干布写了一封回信,除了告慰,讲述近来关中的变化,还交代可以将部分的手工作坊交给吐蕃,但在生产意见上需要有吐蕃自己的特色。

    地区的商品要有独特性,一味追求与关中一样,无法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也会导致产值降低,从而积重难返。

    在选择方向上希望赞普可以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可以派吐蕃的年轻人来关中学习作坊的经营,这对吐蕃来说受益无穷。

    做完这些,张阳无奈笑了笑,“自己对燧发枪的工艺还一筹莫展,却又担心人家这么多。”

    就这样,用清闲的时光度过了整个春季。

    到了夏季,许多麻烦的事便接踵而来。

    张阳面前放着一份份的奏章这都是朝中带来的,尚书左丞的工作该清闲的时候清闲,忙碌的时候也很忙碌。

    距离相位只有一步之遥,除了中书令长孙无忌,房相与侍中郑公。

    此三人不算,朝中仅有的中丞与左丞的地位是最高的。

    岑文本这些天一直都在忙着修订律法兼修国史。

    这些闲杂事就到了自己的头上,张阳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