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幽州篇

    番外:幽州篇 (第1/3页)

    从江南北上,一路上还算顺畅,狄仁杰手里拿着指南针,又对照着地图上的南北。

    李治这两天晕船,过得很难受,好在减缓了船速,这才有好转,“怎么样?现在的方向对了吗?”

    周边都是一望无垠的海水,根本看不见陆地,如果这一次航行能够顺利,就能够印证指南针在航海中的重要性。

    狄仁杰看着手中的罗盘,这一次指针终于稳定了,叹道:“总算好了,不然我们偏离方向去高句丽了。”

    船夫是个颇有经验的海船老大,就算不依靠指南针,他也可以通过经验来辨别方向,顺利地抵达幽州的东北沿海。

    只不过李治与狄仁杰想要验证指南针的作用,这才将航向交给了他们。

    公孙小娘手拿着望远镜,正在看着远处,不过这种景色看久了便觉得很无趣,天际与海水连成了一片,根本看不到其他的景色,一路上很是枯燥。

    狄仁杰唤道:“船老大。”

    年迈的船夫走上前,满脸的笑意,“狄公子有何吩咐?”

    “真有的鲸那样的大鱼吗?”

    船老大是个年过四十的老船夫,穿着简陋耐磨的粗布衣衫,憨厚地笑着,“没见过,听说过。”

    “哪里有这种大鱼?”

    “可能在更远的海,这附近是看不到的。”

    听到船老大的话语,狄仁杰气馁道:“太可惜了。”

    船老大笑呵呵道:“要是运气好的话,或许能见到,听说南面的海上会有,我们是北上多半见不到了。”

    狄仁杰躺在甲板上,脸上的皮肤被嗮得有些泛红,拿起一旁的酒水灌了一口,“当真是无趣啊。”

    船老大又道:“这大海里除了鲸还有很多生灵,它们有的已活了上百年,比人能够活得更久,传说中那些海中巨大的生物都已开智,只是他们不愿与我们人讲话而已。”

    说罢,他又憨憨地笑了笑,“不过这都是从小听到大的故事,是我们海民的故事,我们从小对大海就有很深的敬畏。”

    狄仁杰思索着,“在典籍中确实看过相关的记载。”

    过了出海的新鲜劲之后,在海上的日子很枯燥。

    李治靠着整日下棋来解闷。

    夜里,狄仁杰一直与船老大讨教着航海的经验。

    “如此说来,我的西面就是山东,我们的东面就是百济?”

    船老大看着地图点头,“是这样的,在北上我们就进入了辽东地界,可以在辽东靠岸。”

    狄仁杰手拿着放大镜,看着海图上一个个小标注,“这图还真是一点都没错。”

    这是一张很大的海图,或者说这是一张世界地图,能够看尽全世界的海洋。

    对航海的人来说,这张海图有巨大的吸引力。

    狄仁杰又道:“这张图要是给你,你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船老大叹道:“狄公子说笑了,此图虽好,但出了远海生死难料,九死一生,这是一张让人寻死的图,小人不敢收。”

    “为何说是九死一生?”

    “对我们海民来说,我们靠海而生,大海对我们来说是福地也是险地,狄公子可以交给那些不要命的。”

    似乎是遇到了风浪,海船晃了晃,狄仁杰连忙扶住了油灯。

    好一会儿,这种晃动才平息。

    船老大站起身,低声道:“再有三天就可以到辽东了。”

    船舱内,狄仁杰倦意袭来,打算躺下休息了,看了一眼舱外,晋王殿下还拿着望远镜,看着漫天的星辰。

    大海辽阔,星空浩瀚,在海上看星空的感觉很舒服,李治很喜欢这种感觉。

    在海上又是三天后,眼前终于出现了陆地,李治问道:“仁杰,那就是渝关了吗?”

    狄仁杰点头道:“但我更喜欢地图上的称呼,山海关。”

    李治笑道:“渝关此地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扼守幽州要道,用山海关的称呼也不错,听起来更气势磅礴。”

    对向驶来了船只,船头站着一人正在挥手呐喊。

    李治拿出望远镜看着来人,“这人穿着郡守的官服,是何人?”

    狄仁杰解释道:“如今担任辽西郡守的人是郑敬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