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鬼仔戏

    第四十三章 鬼仔戏 (第2/3页)

影一样,如今也就各村神诞偶尔会有人请木偶戏团去表演。以前那种全村老小一起看戏的盛况,再也见不着了。

    吃不上饭,自然没人愿意学,这门技艺愈发冷清,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断掉传承咯。

    如今跟得上潮流的,比较出名的金光布袋戏,也算木偶戏的一种。只是他们舍弃了传统的掌中戏偶,而改用较大的戏偶来表演。

    寻常的小众地方木偶戏,比如分界村这种杖头木偶戏,怕是走不通这条路。

    哪怕是国家级非遗。

    ……

    木偶戏没人愿意学唱,木偶制作同样如此。

    制作木偶讲究一个符合剧情需要,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同时还分“生、旦、净、末、丑”各类,尽可能使角色形象现于容貌。

    具体过程又从选料、雕刻头坯、装手到打磨抛光、彩绘、配置服饰道具,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如此繁琐,又做不到机器化生产。成本下不来,质量难上去。

    好的木偶动辄数千,根本不是本地草台戏班子能负担得起的,普通的木偶质量又欠佳,愈发没人愿意看,导致恶性循环。

    分界村现在已经没人会做木偶了,会唱木偶戏的也不多。

    文化楼旁。

    李耀国三人呈品字形站立在院子门外。

    踌躇半晌,确定目标定位没错后,李耀国看着半掩的木门,上前敲了敲,然后推开。

    院子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停下手中动作,疑惑看着他们。

    手上是正在制作中的木偶,旁边放着头坯、服饰等材料,也有已经制作好的木偶,看起来质量不错,栩栩如生。

    李耀国微微一怔,躬身说:“阿婆,打扰了,请问就你自己在家吗?”

    老太太笑容慈祥:“对呀,就我一个,后生仔你们有什么事吗?”

    三人走进院内,不动声色将周围一切收入眼中。

    李耀国不敢放松警惕,目光落在老太太手中的头坯上:“您这是在制作木偶吗?”

    “对啊,我是做木偶的,做这行好多年咯,从十岁开始跟在我爸后面学,十二岁亲手做了第一个木偶,十七岁那会儿我爸就说我已经超越了他的水平。那时整个钦廉府的木偶戏班,都来找过我订做木偶。”

    说起往事,老太太语气自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