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问与告

    第七十一章 问与告 (第2/3页)

神明出手,看破虚妄,明察秋毫,自会秉公执法,不但会严惩罪犯,对徇私枉法者,亦会有所惩处。

    若是神明勘察后,发现告阴状者是诬告,同样要受惩罚的,且不止阳间打板子这么简单。

    大概率是削去部分福禄寿。

    所以说这是一种极端办法。

    传统的告阴状有两种:第一种是公开放告,第二种是私下放告。

    公开放告就是告状人身穿丧服,披头散发,手持神香黄纸,到城隍庙前喊冤。或者在神明游境出行时,直接拦神轿。

    私下放告就是请懂行的人,比如道士法师,或者端公神婆,写一纸牒文或者诉状,开坛做法后烧掉,请神明为其做主。

    二者相较,显然私下放告要更加流行。

    某种意义上,都是体现了阳间百姓对冥府司法体系的信任。

    一般来说,都是活人告阴状,告的对象可能是活人,也可能是死人。

    当然,也有死人告阴状的,只是相对来说偏少。

    《何典》一书中,就有提到鬼怪跑到土地爷那里告阴状。

    还有民间传说,古代一位教书先生,平生积德行善,结果被无常拘了魂魄,英年早逝,不服气跑到城隍那里告状,最后确认是拘错人了,只能道歉并返还其阳寿。

    通常不是天大冤屈,都不会选择告阴状,而且还得找到懂行的人,人家愿意帮你才行。

    陈景乐只听说过这种事,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能收到阴状,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看来那提举城隍司印,比我想象中的,功能要强大得多啊。”

    想及此,他低头认真看起这份阴状来。

    ……

    遂城黄略许屋村的李老太,最近两天感觉浑身不舒服。

    最明显的就是心口痛,特别是晚上,一到睡着后就容易痛醒,搞得一晚上没睡好。

    一开始以为是心脏不舒服,特意去椹川中心医院看了。

    但是人家医生说没问题,身体很好,心脏很健康,让她少吃点大鱼大肉就行。

    李老太相信医生说的。

    然而回到家后,那种心慌慌,时不时痛一下的感觉,又出现了,让她很惆,同时又隐隐不安。

    于是她就想:“要不,去问一问吧。”

    所谓的问,在椹川一带黎话方言中,是指问神明、问神婆神汉的意思。

    恰好李老太认识一位有真本事的神婆,会走阴。

    走阴又叫过阴,意思就是到阴间走一趟,帮人问话传话。

    俗话说蛇有蛇路,鼠有鼠道。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总有一些东西历经风雨仍能传到今天,没有接触过的人,自然不清楚人家是怎么做的。

    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有真本事呢?

    很简单,这位姓张的神婆从来不收别人钱,礼物也不收,通通推回去。

    按她的话说,她是来人间给子孙后代积德的。

    当然,来问事的人很多,不是每个人都会帮。

    通常刚进家门,对方就知道你是来干嘛的,她觉得合适就会让你留下来,不合适就会说清楚原因,让你离开。

    ……

    李老太找到这位张神婆时,对方一见她,顿时惊讶,拉着她坐下。

    “你小儿子多久没打过电话回家了?”

    听到这句话,李老太没来由心一慌:“他在外面工地做工,都是隔一段时间才会打一次电话回来,问家里最近怎么样。上次是六月初一打回来的。”

    张神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