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知人口面不知心

    第一百零八章 知人口面不知心 (第1/3页)

    潘州。

    高凉府代管县,共辖23个镇、5个街道,合计自然村5642条,现有人口185万。

    提到潘州,很多人第一印象大概会是潘州荔枝。

    这里荔枝产量,能占到全国八分之一,颇具名气。

    因此被誉为「大夏荔城」。

    荔枝便宜的时候,直接拎着麻袋去果园,十块钱任摘!

    北方的朋友,怕是很难想象这种荔枝吃到吐的画面。

    不过荔枝这东西,吃多了容易上火,东坡先生也说了,「一啖荔枝三把火」,不可贪图口腹之欲啊。

    其次是年例。

    所谓年例,是以游神摆宗台(有的地方叫摆醮)为核心,并伴随各种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和宴请亲朋好友而开展的群体祭祀活动。

    其主旨是敬神拜祖、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与椹川地区相比,少了很多如游神扶乩穿令之类的原始崇拜文化,以及封建迷信内容。

    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吃、喝、玩、乐!

    潘州年例,是年例习俗的重要发源地,对高凉府文化圈,即旧高凉六属,茂县、窦州、石龙、百电、梅菉、橙县等地,乃至周边的椹川鼍城端州等地,有着重要影响。

    甚至桂西那边,个别村镇亦有年例习惯。

    从正月初二开始,潘州境内,陆陆续续会有家庭开始做年例。

    常见形式就是摆席,邀请亲朋好友以及邻居等来吃,甚至陌生人上门,也会得到热情招待。

    外地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习俗。

    然而这种年例做法,却在潘州流传了一千多年。

    再一个,

    潘州是旧时高凉府驻地,高凉冯宝以及冼太夫人曾驻守于此,因此这边冼太夫人信仰,可想而知有多浓厚广泛。

    据统计,潘州境内,光大大小小的冼太夫人庙,就有300多座。乡下很多地方都拜冼太夫人。

    这里还有大夏境内规模最大的冼太庙,将潘仙祠、昭忠祠、冯公祠一并囊括在内。

    另外!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潘州这个名字,其实是从人名演化过来的。

    而且这人还是一个道士,一个医道。

    潘茂名,俗称「潘仙」,两晋时期人,岭南古代仁医、早期道教先驱,和葛洪是同一时代人。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二者虽然是同一时代人,且岭南西与江南相距甚远,后世人们却在葛洪仙师的故乡,发现了潘仙的相关遗迹。

    考虑到葛洪曾于罗浮山隐居修道,二人或许有过交集。

    潘仙是丹鼎派,主张内丹外丹兼修,对早期广南西部地区的道家医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他宣扬济世救民思想:「济世有奇诀,救人须用心。三天曾纪录,四海尽知名。」

    到今天都不过时。

    隋朝开皇年间,官府开设茂县,唐贞观改为潘州,一直沿用至今。

    ……

    提到医学,潘州人民医院亦是潘州印象名片之一。

    ….

    很难想象一家县级人民医院,drg指数综合排名,居然比省城的暨南第一附属以及医科大第二附属还强。

    潘州人民医院,是大夏境内首屈一指的心脏手术医院,每年心脏手术超过3000例,其中70%的患者,来自其他省份。

    除心血管内科外,在全国县级医院16个专科排名榜上,直接拿下6个第一和4个第二,另外6个专科也在前十行列,综合实力居县级百强医院第一!

    这里看病便宜,方便有效,这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