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章 种诱以利,折节丧志(中)

    443章 种诱以利,折节丧志(中) (第1/3页)

    老生常谈!

    话说小国治国靠‘人治’,大国治国靠‘法治’。

    一个军事强国和政治强国,一定是有着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极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就拿强盛了五百年的大汉帝国来说,其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完备的章程与程序。

    这套程序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基于此,帝国的公务人员从上到下每天都要面临着大量的繁杂琐事,但正是这些琐事,构成了帝国行政这棵蓬勃大树,为帝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所以,一套健全的、运行流畅的行政管理体系,是一个国家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保障大汉帝国国祚绵延五百余年,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明白了这一点,荀庾听到褚如水问的‘贵庚’二字后脸色变黑的原因,就能解释的通了。

    在《汉律·治制章》中,明确地规定了大汉官员和官吏告老还乡的年龄,其曰:凡郡及以上官员,年过花甲可退休于居;郡以下官员,年过知天命可还政于君,来去自愿,绝不强留。

    换成人话,也就是说,郡守(含郡守)以上的官员,在六十岁以上,便可申请告老还乡,而郡守以下的,五十岁便可以退居二线。

    设置这条规矩的,是当年接替诸葛丞相的蒋琬。

    在他认为,这是控制官员队伍保持相对稳定和年轻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保持官僚机构血液长青的必然要求,也是汉室帝王们给辛苦功劳大半生的官员们的一个福祉。

    当然,你若不糊涂,也可以一直在位履职,直到天家降诏,你再卷铺盖卷离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刚刚荀庾顿时黑下来的脸,就藏在这年龄的秘密里。

    荀庾已经今年五十有七,才做到郡守位置,反观人家苏冉,才五十不到便已经是俸比十二卿的封疆大吏,而荀庾自己足足比人家年长了一轮,差距已然算得上天差地别。

    《汉律》说的好听,但政策执行的走不走样,关键还是要执政者!

    近几年,天子刘彦为了擢升新人、安插亲信对付世族,除了几个身份极特殊、极棘手的公卿,其余人清一色都是到点儿就走,就算是忠贞不二的世族老臣,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也是一纸诏书,绝不含糊。

    褚如水的话说的天花乱坠,但在《汉律》究其本意,不过是一句话而已。

    荀庾,你老啦!

    荀庾出身名门,但他一生才学平庸、有志无脑,老祖宗荀彧荀令君的一半能耐他都没学来,大半辈子也没悟出个致物境界来,这等庸碌之辈,若想耗走要关系有关系、要才华有才华的苏冉,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呐!

    想到老之已至,荀庾不禁轻轻舒叹了一口气。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见荀庾此表情,褚如水心中大喜。

    人非圣贤,生而有欲,有欲者,既有所求,有所求者,既有破绽。

    荀庾啊荀庾,我只用了一句话,便已经把你试探的一览无余,看来,你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选手!

    哼哼!既然我抓住了你的破绽,那么,主动权,便在我不在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