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进山区

    第四百一十二章 进山区 (第2/3页)

着的他们,脚上连一双鞋子都没有,衣服同样是破破烂烂的。

    连打着补丁的衣服,都算是好的了。

    可是这群小孩子们特别开心,虽然有点怕生,但时不时的就要停下来等着她和虚洛,然后远远的打量着他们,见到两人望过去,他们又不好意思的跑开了。

    仅仅只有两里路,陈筱旭就已经觉得腿上像是灌了铅一样,要不是虚洛把东西给接了过去,她估计自己直接就要昏倒。

    「哥哥,你拿那么多累不累呀?要不给我吧?」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凑上来道。

    「你开什么玩笑?」虚洛道:「我把你给背上都不会累!」

    「嘻嘻~~吹牛不打草稿!」另一个瘦瘦的小男孩也凑了过来。

    ….

    「哥哥姐姐,你们是从蓉城来的哇?蓉城是不是很大很漂亮,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穿着新衣服的人们呀?」一个小女生也围了上来,有点怯生生的问。

    「等到以后有机会了,哥哥带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虚洛说道:「到时候我请你们坐车去,好不好?」

    「好~~」

    小女生脑袋点得捣蒜一样,眼神中充满了憧憬和欢喜。

    她这辈子连山里都没有出去过,只是听曾经去过外面的村长爷爷讲过一点,对于那个无比美好的外面世界,充满了童真的美好想象。

    见到自己的男人背上背着背篼,手上拿了两口锅,顺带着还接了自己的两个大口袋,却还是精神抖擞和小孩子们说话的样子,林妹妹心里甜得很。

    男人嘛,就是要这样充满着阳刚之气,充满着朝气,充满着乐观的精神状态,才是好男人。

    像是贾宝玉那样的娘娘腔,也只有戏中的女人们才会喜欢他了。

    我喜欢的是虚洛。

    我爱的是我的男人!

    心里发甜之下,剩下的路又不是那么难走了。

    因为人多,所以一次就把四辆车子的东西全部搬空了,车子自然转道离开,约定好了虚洛打电话给高正涛,他们才会来接。

    不过虚洛要想打这个

    电话,就得走三十里的山路,去靠近山外的那个乡上,找寻公所的电话打出去,那也是十里八村唯一的可以通电话的地方。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生活,虚洛自己没有吃过这种苦,但他经历了穿越这种事情,当然不怕。

    只是少年担心自家的林妹妹身子骨那么弱,不知道能呆多久。

    倒不是说怕她退缩,这丫头性子死倔死倔的,肯定不会退缩,就怕她的身体受不了。

    心里刚想着环境恶劣,到了村子所在的地方,举目望过去,虚洛心头更是一沉。

    这个村子都不是修建在平地上的,而是沿着一个个小坡修建,延绵有上千米,周围都是他们开拓出来的农田。

    唯独在进村的空坝这里是一块大约几百平方米的平整地面,还用了水泥来刷地,但有些地方已经露出了土坑,下雨就会堆积成水洼。

    一看就知道是因为水泥面太薄,导致长年的踩踏和重物碾压之下,路面就破损了。

    站在虚洛和陈筱旭身边的是村长刘泽,今年大概五十多了,长得很瘦,精神劲儿却很好。

    瞧着堆放在水泥地上的一堆堆吃喝用度的物品,刘泽热情的道:「小虚、小陈,屋子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就在旁边,那是三娃子五年前新建的,已经给整理好了,你们就委屈点在这里面住着。

    至于孩子们的读书,我们有一个明代修好的祠堂,经过了修缮之后,除了过年过节大家祭拜祖先,就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了。但地方够大,也遮风挡雨,你们看看能不能用!」

    ….

    「好!」

    虚洛笑着道:「谢谢村长!」

    「嘿,你就别叫我村长了,叫我六叔吧!」刘泽笑着道,「我们这里还从来没有小年轻老师过来教孩子们呢!都是村里的老人教他们识字画画,有你们这些高中生来教导,娃娃们可高兴了!」

    是的。

    虚洛和陈筱旭是打着「支援乡村教育老师」的旗号来的,是自愿的那一种。

    本来布马村这样大山里面的孩子们,还是有机会去上学的。

    但奈何想要上学就得走上百里的山路出山,那里才有镇上的小学、中学读书。

    布马村人人都穷困,送孩子出去都觉得麻烦,还得每个月负担去镇子上读书的生活费。

    再加上七八岁的孩子已经可以为家里分担事务了,所以都没有让孩子出去读书。

    听说城里的高中生要过来给孩子们上课,教孩子们各种知识,布马村的民众们都是将信将疑,今天一大早就等在了路边,生怕是美梦一场空。

    他们轮换着等待,很多人连饭都不吃,足足等了七八个小时,这才看到车子开了过来。

    于是大家才放下了心,孩子们飞快的跑回去,大喊着要大人来帮忙搬东西。

    但是虚洛和陈筱旭又给了他们极大的惊喜,因为两人不是独自前来,而是带了好多好多东西,许多村里人见都没有见过的东西。

    用的东西有山里最实用的雨靴、雨衣、毛巾、劳工手套、手电筒、孩子们穿的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