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百货

    45、百货 (第1/3页)

    百货公司就如同把一个门窗上的铁三角平铺在了大十字街的东北角上。

    说是百货大楼,其实就只有一楼营业,而且跟真正的贸易局下属中国百货公司没有一毛钱关系。

    能真正称为百货公司的,全国也不超过十家,在统筹统销时代有资格从一级站采购。

    而县级的商场供销社需从二级或三级批发站采购。

    级别越低的批发渠道,可供应的商品种类越有限,价格越贵。

    这类模式随着私营经济的的发展,在沿海70年代末就基本消失,许多供销单位都会从私人开办的集体企业拿低价货。

    只有民营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把这种采购模式延续到八十年代初。

    所谓的二楼也就只有东半部有,西半部就是一座大平房。应该是领导办公的地方。

    西侧有个橱窗,是副食部,卖的是烟酒糖茶,小零食。

    最北面是李和刚刚路过的后门,里面是一所大院子,是员工上下班的必经之地,从百货公司仓库运来的货物也是由此运进。

    百货公司的大门口有不少人抱着纸箱子出租售卖小人书,周围都围了一圈小孩子。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画本成了孩子们获取知识和消遣娱乐的最好的伙伴。

    李和问老四,“买不买”。

    老四说,“哄小孩子的,没意思。”

    百货公司里面,凡是靠墙的地方都摆有货架,货架的前面自然都是柜台。

    小到诸如钳子、钉子之类的日用五金工具,本子、笔之类的文具用品,大到家具,自行车,缝纫机等,基本都有。

    为了收钱和找钱方便,每一组柜台上方都拉起了铁丝,铁丝上串着铁夹子,单据和钱就夹在铁夹子上飞来飞去,颇为壮观。

    李和先是对照手里的票,一个个的柜台过去扫货,根本就没想过把手里的票留着。

    之前在京城,虽然手里不缺票,可是坐火车千里迢迢带回来,太麻烦。

    现在手里有钱有票,离家近,多整几个编织袋就能背回家了。

    先是从服装布匹柜台开始,布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