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报复
354、报复 (第2/3页)
道,“老于这次玩大了,基本香港和整个东南亚的纺织业让他得罪干净了。”
“做生意哪有不得罪人的?”李和不以为然的道。所谓的和气生财只是幻想罢了,做生意想发财哪里能和气了,弱肉强食也是生意场生存的法则。
这一次于德华旗下的金鹿集团旗下的服装鞋帽为了配合大规模的外贸出口,全线降价20%,依靠价格战,基本把全球纺织业的价格垄断打击的溃不成军。
远的不说,光是香港的本地的纺织业这几年已经面临破产边缘,于德华的这最后一击,更是让他们连挣扎的力气都没了。
罗顶邦这些人再也不敢放狠话,灰溜溜的有样学样,去内地设厂去了。
李和的套路很清晰,金鹿集团的第一目标是先做到世界纺织业的头把交椅,要做龙头老大就要心狠手辣。从低端到高端慢慢整,而对于低端产业来说,价格战是唯一出路。不以白菜价把对手搞死,谈服务,谈质量,谈管理,谈售后都是空中楼阁。
中国人一火车皮的衣服往往只能换回来一台小机械,李和心疼也没辙,去可怜去悲情也无用,先老老实实地卖苦力是必须的。
只有中国轻工业的产业链慢慢的建立起来,才能谈厚积薄发,才能谈创新。
否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过此时他对于德华是歉意的,他躲在后面潇洒快活,于德华在前面顶雷,他只能自我安慰这样有助于德华减肥。
沈道如见李和也这么强硬的态度,自是无话,只是接着说,“黄炳新提议给康年银行改个名字。”
“改名字?”李和也觉得康年银行的名字有点俗气,因此就问,“他有什么好名字没有?”
“汇通银行?”
李和摇头,“更俗气。”
“那你的意思?”
“叫通商银行吧。”李和记得北洋民国时期貌似是有这么一家银行,后来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本来想叫民生银行,可是这是他将来想投资的对象,万一到时候找不到了,他还不是哭死。所以保险起见,叫通商银行是没错误的。
“通商银行?”沈道如在嘴里咂摸了几遍,才肯定道,“这个名字好。”
通商银行的名称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晚,李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