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争气又短命

    073 争气又短命 (第3/3页)

路子。

    崔璟停下了脚步。

    他取下腰间一枚铜符,那鱼形铜符设计精巧,在他手中一分为二。

    崔璟将其中一半递向常岁宁:“你持此物,若遇危险,可随时就近寻玄策军,他们定会相助。”

    元祥看得惊住。

    此符虽非调动玄策军的军符,却也是都督的贴身之物,军中见之如见都督,怎么此时都督忽然就送给常娘子一半?

    都督这莫不是在那一声声的家人中迷失了自我吗?

    哎……说到底都怪崔家待都督太过冷情,以至于在外这三言两语,竟就让都督上了头!

    由此可见,都督内心该是多么渴望家人的温暖?

    想到这些,元祥险些泪洒当场。

    常娘子还愣着干什么?快收下啊!

    都督好不容易打开了心扉,倘若被拒绝,心门怕是就要自此锁死了!

    常岁宁本是随口一问,却不料崔璟竟给了此物,一时难免意外。

    阿点催促道:“小阿鲤,拿着吧!自家人就不要见外了!”

    见崔璟并非是假客套,而是真实在,常岁宁便伸出手接了过来:“多谢崔大都督。”

    崔璟这才继续往前走去:“谢倒不必,聊胜于无——”

    “……”常岁宁看着手中的铜符。

    喜儿也险些听不下去。

    聊胜于无?

    堂堂玄策军首领,崔氏嫡长孙的贴身铜符……这若叫“聊”,那她就真的无了!

    崔璟的话还未说完:“你还是要自求多福。”

    常岁宁点头“嗯”了一声:“崔大都督放心,这个我擅长。”

    经过这段时日同这具身体的磨合,随着对形势局面的了解,脚下是故土,身侧是故人,除了阿爹密了点,砸得她有些发懵之外——如今她也得以卸下些许防备,慢慢变得松弛了一些。

    在北狄那三年,她都快要忘了曾经的那个“自己”是怎么活着,是怎么说话的了。

    而今,她似乎又慢慢将自己找回来了。

    听着这句“大言不惭”的话,崔璟转头看了一眼身侧的少女。

    她在看着前方,一双眼睛尤为明亮。

    崔璟回了寺中,便去忙了公事,常岁宁则带着空了的桶,再次去了后山打水。

    如此反复四趟来回,日头渐渐升高,那坐在河边巨石的荣王世子忍不住问:“常娘子不累吗?”

    “最后一趟了。”常岁宁拿手背擦了擦额角上的细汗,随口问:“荣王世子还不回去吗?”

    李录含笑道:“就要回去了。”

    他说着,再次看向对岸青山:“此处风光甚好,只可惜明日就要离寺了。”

    “明日贵人们就要离寺了吗?”不远处的小沙弥闻言看向常岁宁主仆,不由小声道:“真是可惜了呢……”

    没人帮他们干活了。

    一旁年长些的僧人低声训斥小师弟:“……怠懒之心岂可有?”

    小沙弥愣了愣:“我只道可惜,师兄怎知我可惜的是什么?”

    哦!他知道了!

    除非师兄跟他有一样的想法!

    小沙弥拿抓贼的眼神盯着自家师兄,那僧人脸色涨红,连念几声阿弥陀佛。

    末了,想到昨日听住持方丈讲经时的心得,又试着与自己和解,尝试接纳真实的内心。

    他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干活勤快又实在的施主,谁能不喜欢呢?

    阿弥陀佛,一不小心接纳的太彻底,甚至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祈福大典了。

    ……

    祈福七日已满,圣驾遂启程回京。

    从清幽的山寺回到了众声鼎沸的朝堂,那些波涛涌动便也随之由暗转明。

    次日早朝之上,对于裴氏一族的处置也终于落定。

    裴岷已死,凡有牵连者皆论罪处之,抄没家产,经查明不涉罪行之人则不予牵连——

    一时间,裴氏族人或入狱,或被流放贬谪,纵余下幸存者,顾不得悲痛感伤,皆仓促携家眷匆匆离京而去。

    随着昔日裴氏族人聚居的靖善坊被查抄搬空,煊赫多时的裴氏一族,就此衰败散离。

    一场春雨落,京城之外的净业庵中,时有妇人尖利的声音响起。

    感谢大家的月票和打赏,双倍月票快结束了,投一张算两张多划算?对吧,对吧?(疯狂暗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