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以文会友,以诗为柬

    107 以文会友,以诗为柬 (第3/3页)

年等待着这些寒门举子的,将是一个空前公正,甚至于他们而言‘过分公正’的考场。

    此时,看着那些于登泰楼上把酒对诗的学子,思及这些人或将出现在来年的杏榜之上,继而经殿试,为御笔钦点,以寒门之身入朝堂,楼下众人只觉心潮愈发澎湃向往。

    只可惜他们被隔绝在外,不能入内。

    失望之心愈重,有人摇头叹息要离去时,只见栏边那一群着长衫的学子间,忽然多了一道少女的身影——

    那面容白皙的少女上前来,众人只见其着淡青襦裙,梳双髻,发间一支白玉簪正如云入青山,有风拂起其臂间披帛,似要乘风飘然而去。

    “今日之宴为我所设,虽作拜师之用,亦有以文会友之心,诸位若有雅兴,只需以诗为柬,即可入内相叙——”

    那少女含笑抬手执礼,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飒然洒脱,却有十足诚意在:“我等且于楼内恭候诸位。”

    她既如是道,她身侧那些学子便也跟着她抬手相邀。

    楼下众人下意识地抬手还礼。

    待见那少女转身回了楼中,众人才回过神来细品:“那便是常家娘子了罢?其方才说要……以诗为柬?”

    此事也经仆从之口,很快传到了席上的常阔耳中。

    常阔一拍大腿:“好啊,这个主意好啊!”

    说罢继续喝酒。

    他只知“好”,但这个“好”主要是“闺女做什么都好”,除此之外,热情待人也为“好”,再多的就没有了。

    非是他想得浅,而是草莽出身武将的身份让他无法以文人的角度去深想更多。

    他身侧坐着的崔璟却是不同——

    崔氏子自幼生活的地方,一砖一瓦都是以文铺就堆砌。

    崔璟握着酒盏,下意识地看向楼外的方向。

    文人心性如此,尤其贫寒出身者,更易信奉所谓君子不食嗟来之食,若她今日直接相邀,碍于身份悬殊,自尊自卑使然,许多人都会因此却步——但她提出了以诗为柬,将此宴真正变作了以文会友的风雅地,给予了他们尊重和展露才学的机会。

    而除了自尊自卑,许多文人往往又有或多或少的自傲,若她来者不拒,他们或又会生出“若凡夫俗子人人皆可入内,此庸俗之所我自不去也罢”的心思——但她提出了以诗为柬,便很好地帮他们筛去了不愿为伍之人,也给足了他们保留自傲的条件。

    同时,她也帮自己筛去了不需要的人。

    她只需要她需要的那些人入内。

    崔璟的视线落在了重新在乔祭酒下首落座的常岁宁身上。

    他此时,才真正明白她使人散布消息的真正用意。

    她要的热闹,并非是寻常意义上的热闹。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已不难预料。

    但最终会演变成什么,却无法估量。

    楼下得了常岁宁的交待,已在堂中支了张小几,于其上铺纸研磨,由两名书童坐守。

    “我且去试试……”

    有一名年轻的文人上前来,口中成诗,被书童抄下,再署上名姓之后,便被请上了二楼。

    一步步迈上楼时,那文人犹觉不真实,楼上的琴声诗声谈笑声,织成一幅儒雅崇高而遥不可攀的画,夹带着冰盆冒散出的丝丝凉意,如梦似幻地在他面前铺展来——

    而现下,籍籍无名的他,竟也要成为这画幅中的一个了。

    “还真被请进去了!”

    “我也来!”

    “赵兄先请——”

    “……”

    眼看着先后十数人被请上了楼去,胡焕有些迟疑地问:“咱们还需要上去给常娘子撑场子么?”

    刚准备上楼的崔琅回过神来:“快快快!”

    场子固然不需要撑了,但位子得抢了!

    作诗谁不会?

    无非是好与不好的区分罢了。

    堂堂崔氏子,好的想不出来,不好的还诌不出一首来吗?

    崔琅赶忙挤上前去。

    “公子要去吗?”昔致远身边的书童问。

    “当然。”青年笑着抬脚走上前去。

    很快,登泰楼拜师宴,“以文会友,以诗为柬”一事,风一般在四下传开。

    晚安,明天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