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东施效颦

    120 东施效颦 (第3/3页)

话,众人赶忙又重新去细看那画。

    果然很快便看出了其中隐含着的五行之道——

    “山林青绿为木,且见勐虎,必生火……”

    “然有水涧,而黑色五行为水,这画中少女着墨衣……通幅山林可见色调幽暗不离墨色,故定可克此火也!”

    “原来常娘子方才所说答桉已在画中竟是此意!”

    答桉便是这勐虎伤不得那画中少女!

    众人恍然之余,再看向那画,不免又有了新的理解。

    这画中有深意在……

    常娘子今晚画此虎,是否亦有流言勐于虎之寓意在?

    而这双虎童,便更有暗讽之意了。

    便有人感慨道:“常娘子画中以水克火……今晚之事亦是邪未压正,是为相应了。”

    也有人小声道:“若画中少女为常娘子,那生事者为恶虎……这树上的猿猴指的又是谁?”

    问话的与被问到的四眼相对片刻。

    ——那猴儿就是他们呗!

    “灵猴为金,亦可克生火之木也。”常岁宁的声音响起,笑看向众人:“今日便也多谢诸位为我见证公道。”

    四下便有笑声响起。

    这猴儿当的倒也不恼人,至少是个好猴儿!

    “这么一算,咱们也算入画了嘛!”

    “倒是我等荣幸……”

    逗趣声不断,气氛一时融洽和乐。

    “此前小生尚觉乔祭酒收常娘子为徒,是与玩笑无异……现下却知是自己狭隘了!常娘子之才叫人望尘莫及,我等自愧不如!”

    “祭酒果然慧眼。”

    听着这些夸赞声,乔祭酒面上的笑意高深莫测。

    该说不说,他和大家一样,也是才知道自己竟收了个如此像样的学生……

    乔祭酒欣慰地看过去,只见少女也并不谦虚地含笑说道:“我便说不会辱没老师之名吧。”

    岂止是不辱没!

    褚太傅叹息着看向乔祭酒:“这分明是他高攀了。”

    乔祭酒不认同:“太傅这话说的……这是我自家闺女,一家人说什么高攀不高攀?”

    太傅怕不是在嫉妒他收了个叫他沾光躺赢的好学生!

    褚太傅此刻却看向了常岁宁:“你这女娃之前是跟谁学的画?”

    对上那双苍老的眼睛,常岁宁便知果然被老师看出端倪了。

    她从前便擅两种笔迹,切换自如且几乎不会被人看出破绽,故而便也擅隐藏自我之风,画这幅画时她也尽力隐藏了——

    但她瞒得过所有人,唯独瞒不过她的老师。

    因她从精研书画起,便得老师亲授指点,老师知道她的秘密,甚至亲自教会了她如何才能更好地藏匿自己原本的笔迹。

    换而言之,这碗饭就是老师端给她的,她就是换了只碗来盛这饭,又在饭中加了些别的,但老师却也还是能嗅出一丝气味来。

    “没有什么正经的老师。”她拿出作画时已准备好的说辞:“但我从前曾偶然临摹过崇月长公主殿下的字——”

    这个谎她已对段真宜撒过了,魏叔易也知晓,眼下这母子都在场,她便也不好也没必要再另想一套说辞出来。

    字与画是相通的,她会“崇月”的字,画与之“相似”,自也说得通。

    褚太傅听得这个回答,看着面前的少女,片刻后才回神。

    也对……

    也只能是这个解释。

    不然还能有什么旁的可能吗?

    将那几分自己都说不清的失落之感拂去,褚太傅的视线重新放回了画上:“我便说怎会有相似之感,原是你这女娃学过我那学生的字。”

    他虽为太子之师,但宫中皇子皇女幼时皆得过他的教导,故他当众将崇月称为学生也不会叫人多想。

    听得此言,四下便有感慨讨论声响起。

    在座谁会没听过与先太子殿下为孪生姐弟,下嫁北狄换取大盛三年和平,之后又大义自刎于战前的崇月长公主呢?

    再看向常岁宁,崔璟的眼神里似有了些许变化。

    幂篱轻纱后,明洛眼中已尽是讽刺凉意。

    果然。

    之前大云寺那份经书她便看出来了,此人分明有东施效颦之心在。

    果然得了今日这时机,便于人前迫不及待地说出来了。

    可她就只是为了得到这些人的注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