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不被承认的朋友(求月票)

    274 不被承认的朋友(求月票) (第2/3页)

韩国公年迈,又因身中瘴气,于出征一年后即病死在军中。

    南蛮的气焰因此更为嚣张,女帝遂派出崔璟与常阔率玄策军前去平定南境。

    再两年,南蛮终于被驱逐出京,去年春日,崔璟与常阔班师回朝,而承袭了韩国公之位的李献,则奉旨留在南境整肃边防,直到前不久,才被一道密旨召回京中。

    ……

    魏叔易等人出宫时,天色已经暗下。

    宫门外,魏叔易与同僚们揖礼道别后,即上了官轿。

    轿中备着温热适宜的茶水,魏叔易一手持盏,一手抬袖掩于面前,饮了半盏茶解渴。

    将茶盏放下的一瞬,他似有若无地叹了口气。

    看来,如今圣人连崔令安也防备上了。

    遥想当年,据闻先太子殿下去世之前,亲自将玄策军的帅印交给了常大将军。

    在常大将军的统领下,彼时刚经历过一场苦战、急需休整的玄策军,在休养生息磨剑三年之后,即大败北狄,剑锋不减当年。

    但那一战后,常大将军身负重伤,又被治以抗旨之罪,玄策军的兵

    权就此旁落。

    面对玄策军这把利剑,谁都想攥在手中,彼时女帝初登基,政权尚且不稳,各处都在争权,争政权,争兵权。

    接下来的数年中,玄策军一度被撕咬的四分五裂,军中有话语权的人开始变成哪家的郎君,哪位大人的子侄,眼看便要散落开来。

    女帝亦不忍这支由先太子创立的精锐之师就此散落,曾也多次试图交由心腹掌控,但局面并不完全受她控制,她的人,没有掌控玄策军的威信,也没有震慑军中那些子弟、和他们背后各方势力的能力。

    这样混乱的局面持续了很久。

    直到崔令安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时谁都知道,崔家祖坟的烟冒歪了,竟出了个一心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郎君。

    这位崔家郎君,彼时已是小有名气的少年将军,前后又不止三顾茅庐,在被揍了一顿之后,终于请动了消沉已久的常阔「出山」,二人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更重要的是,他姓崔。

    少年崔璟身后,是为士族之首的崔氏。

    执掌玄策军,没人敢与他争,也没人争得过他。

    所以,为保玄策军,女帝不得不选择了他。

    当然……或许还有些什么别的缘故,比如,同那座天女塔里的秘密有关——魏叔易此时心想。

    所以,崔璟一开始是以崔氏名望,加之常阔相助,得以逼退了那些豺狼。

    但之后,玄策军在他手中重振了昔日荣光,玄策军重生的过程,也让崔令安慢慢变成了世人眼中当之无愧的玄策军上将军。

    就譬如今日,一提到何人能真正擅用玄策军,若说崔璟,便不会有任何异议。

    魏叔易眉间的神色不太乐观。

    他也曾隐隐察觉到,女帝欲使明洛接近崔璟的心思。

    崔令安,的确太难掌控了……这个人,几乎毫无弱点。

    生来即在他人穷其一生也无法抵达的高处,人家投军是为建功立业,往上爬,他不是,他是在往下走。

    一个一身反骨,反向而行的人,富贵与权力注定无法令他昏头麻痹,他时刻都保持着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清醒。

    他也从不结党,他不需要,也不屑为之。

    既都不好使,思来想去,似乎便只剩下美色这一条了,但以美人赏赐,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