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将军,权力真好(五千字大章)

    297 将军,权力真好(五千字大章) (第3/3页)

二人是亲兄妹的事实并不冲突。

    何武虎等人很快将一切准备就绪,带着常岁宁给的路线图离开了军营,一路往西南方向而去。

    他们离开后不久,常岁宁想了想,为免李献等人起其他心思伤及无辜,便又让人送了一封信去洛阳,崔璟虽不在洛阳,但虞副将他们还在。

    ……

    很快,洛阳城中,李献等人即得知了常岁宁未允贺善带走战俘的消息。

    “……此女行事,简直毫无道理!”一名与李献一同主张了祭天之事的洛阳宫城内侍总管,拿尖利的嗓音道:“李献将军无需理会此人,她若阻拦,咱们大可派兵前往便是!”

    李献笑了一下:“崔大都督如今带人治理察看黄河水域,不在洛阳城中,若为此事要和那宁远将军起冲突,我怕是不见得能派出多少兵力。”

    崔璟虽不在,但那些玄策军依旧在按照崔璟的交代办事,每日巡查,救灾,协助洛阳官府分放灾粮。

    除此外,要说玄策军唯一能为他所用听他号令的,便是镇压与徐正业有勾结的洛阳士族,那还是因为此乃圣旨明言,不可违抗。

    至于其它的用途,那些人真不见得会理会他,他又何必自找难看呢。

    更甚者,他怀疑玄策军得了崔璟的其它交待,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譬如这两日,他们已无战俘可杀,遂以洛阳大牢中的重罪囚犯代之,但到昨日,可杀的囚犯也已杀完了,他们试图抓捕那些乞丐流民以图备用,但却被那位虞副将很巧合地“劝阻”了。

    而即便抛开玄策军的问题不提,此等关头,他怎么可能单单为了常岁宁不肯放战俘,便派兵前往?

    李献心中对这位内侍总管的浅薄无知之言嗤之以鼻。

    那常岁宁如今是何人?是一战定乾坤,是天下皆知的大功臣。

    这样的大功臣,恃功而骄,嚣张蛮横些,也是常态。

    他何必与这样一个风头正盛,正得人心的骄横之人相争呢。

    只是不知道,这位骄横的少年将军,她究竟是真蠢还是假蠢?她难道不知,此事事关圣人吗?若是知晓其中轻重,为何敢如此行事?

    但无论对方真蠢假蠢,此事他都很有必要如实禀明圣人。

    李献面上不见被人折了颜面的恼怒,只有条不紊地询问那传话回来的下属,肖旻是何态度。

    听闻肖旻四处救灾,尚未能见到其人,李献便道:“既如此,三五日内想也难有结果,那便罢了,让贺善他们回来吧。”

    至于贺善中的那一箭,和对方无故阻他行事之举……这笔账,他暂且记下便是。

    “罢了?”那名内侍总管站起身来:“如何能作罢?祭天法阵既开,如今雨水未停,法阵如何能停!”

    “是啊,李将军……”有官员也愁眉紧锁:“若就此中断祭天之仪,我等要如何向百姓交代?”

    他们宣称天灾是因徐正业余孽未能除尽,要拿徐氏余孽祭天祈求雨停,若擅自中断,岂非等同自打耳光?

    他们颜面丢失,尚是其次,只怕如此一来,那些针对奉仙宫和圣人的谣传又要卷土重来。

    “李将军,雨停之前,祭天之举便不能停啊……”

    有官员甚至提议:“不然……且同那位宁远将军打个商量,不要全部战俘,让她放一万,不,数千战俘与我等完成祭天,如何?”

    没办法,此女嚣张归嚣张,目前却也是个人物,没人领头撑腰,他们的确也不好得罪对方啊。

    “她大约也不会让步,何必再费心与之周旋。”李献笑道:“可以拿来祭天的徐正业余党,又岂止那些战俘?”

    “李将军的意思是……”

    李献看向堂外雨幕:“这洛阳城中,最不缺的,不正是徐贼余党么?”

    他喟叹道:“不能杀卑贱的战俘,那便试一试士人好了,他们向来自认高高在上,杀他们一人折罪,想来可抵十人百人。”

    李献决定将计划提前。

    这场水患,让他清剿洛阳士族的计划得以更顺利地进行,水患当前,那些已经意识到危险的士族却根本没有机会让大量族人离开洛阳。

    再者,他们大多数人仍抱有侥幸与硬骨,认为朝廷不敢当真对他们下死手,自裴氏与长孙氏一族出事后,因士族的大肆反扑之举,朝堂与各处的政权动荡日益加剧,眼看天下群乱已起,如此代价与危机当前,女帝当真还敢一意孤行,不管不顾吗?

    可他们低估了女帝的决心。

    且世代传承之下,他们富足安稳的日子实在过得太久了,久到他们根本无法想象所拥有的一切被一夕颠覆,原来竟是一件很轻易的事。

    那些披着盔甲的军士们,竟很轻易地便破开了他们高高在上的门第。

    他们怒目拂袖斥骂时,那些长刀竟很轻易地便刺穿了他们满腹经纶的身躯。

    李献拿着得来的供词,一日又一日,在无休止的雨水中,率军踏破一户又一户洛阳世家的府邸。

    今天更了五千,稍微补一下昨天的,谢谢大家的月票和留言,打赏,及理解(别问俺打算搬去哪里了,不敢说,怕被找上门催更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