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天不亡河洛(求月票)

    303 天不亡河洛(求月票) (第3/3页)

   他句句未离「大义灭亲」四字。

    这算是今日唯一「有意思」之事了。

    他自然知晓,崔璟此举名为亲自镇压,实为保全郑氏族人,可谓用心良苦……可天下人不会这样想,那些士族更加不会。

    很快,他们便会听说,是崔璟亲自率军踏破了郑家大门,将郑家所有藏书亲手献出。

    思及此,李献再次笑着冲崔璟拱手,让人将郑济的尸身带下去后,即策马离开了此处,带人往郑家赶去。

    四下百姓们向那出色醒目的青年看去,低声议论着,眼神各异。

    崔璟坐在马上,握着缰绳的手指间有未干的血迹,这血迹,似乎正是他「大义灭亲」的证据。

    他的目光越过那些带着畏惧的复杂视线,只看向祭台上方。

    常岁宁朝他一笑。

    崔璟无声绷紧的眉心便松弛下来。

    常岁宁刚要走下祭台,忽而被一只带血的手抓住了袍角。

    她回过头,只见浑身瘫软的郑潮向她露出哭笑不明的表情,请求道:「请宁远将军留下随我一同祈福吧……」

    这种心情谁懂啊,他平生第一次杀人,杀的还是堂弟,家族终于也要就此崩塌消散,天都塌了,都砸到他身上了,而他还要继续留下祈福。

    且如今他不仅是罪人之身,也是郑家的叛徒,万一有人趁他祈福时刺杀他呢,总要有个能打的人留下近身保护他吧。

    这位有将星转世之称的宁远将军是个很好的选择。

    且上天看在她的面子上,说不定很快就能停雨了。

    郑潮胡思乱想着,想哭又想笑,他觉得自己终于从桎梏中解脱了,却又不免悲戚于家族走向衰落的命运,但也深知,这已是竭尽全力之下所谋得的不幸中的万幸。

    常岁宁看得出来,这位郑家大老爷,盛情难却之下,常岁宁唯有与郑潮一同留下祈福。

    祭台之上设有绣着经文的华盖,祈福者可盘坐于华盖下方诵经,但雨势大时,此物也是徒劳,并不能挡下多少雨水。

    郑潮一心为郑氏赎罪,未

    像僧人那般盘坐,而是跪于祭台上方,向世人和神灵陈述郑氏之过错。

    有曾得他于草堂之内指点,才得以考取功名的文人,围聚在祭台周围久久不肯离去,与之一同祈福。

    李献的心腹来回出入被玄策军牢牢把守的郑家,带走那些并不无辜的郑氏族人。问罪荥阳郑氏的一切事宜,就这样既不平静,却又异常平静地进行着。

    而在李献赶往荥阳之后,洛阳城内外各士族的看押事务,也先后换上了崔璟的人手,至此,未再有逼杀无辜之事发生。.net

    雨水催得天色很快暗下,阿点接过崔璟手中的伞,举着上了祭台,撑在几乎浑身湿透的常岁宁头顶。

    见常岁宁抬头看来,阿点委屈又坚定地道:「佛祖要怪就怪我好了,是我非要给你撑伞的!」

    常岁宁露出笑意:「放心,佛祖才不会和小孩子计较呢。」

    她转头透过雨幕看向黄河的方向。

    郑潮也一直在望着同一个方向,他在数着日子,不,是数着时辰。

    夜色中,有百姓的哭声响起。

    听着那些哭声,也和常岁宁一样盘坐的阿点,一手举伞,另一只手抹起了眼泪。

    当夜,荥阳百姓连夜缝制了两把万民伞,一把为「草堂先生」赶赴黄河治水献粮祈福,一把为杀徐贼,于荥阳救灾多日的宁远将军。

    天色放亮时,一名五六岁的稚童抱着两把万民伞爬上祭台,将其中一把交给阿点后,那稚童来到发髻披散开,形容疲惫不堪的郑潮身边。

    「郑先生,我给您撑伞,大家说,佛祖不会怪罪稚儿!」

    小孩子稚嫩的声音响起之际,有些笨拙地将伞撑开。

    伞被撑开的一刻,常岁宁透过伞沿边垂着的彩色布条,看向天边。

    不知是不是她出现了幻觉,她看到乌云飘散,很快,有一缕刺目的强光自破云而出。

    「……是太阳!」

    「太阳出来了!」阿点兴奋地蹦起来。

    很快,无数兴奋的声音自四面八方围涌而来。

    常岁宁眨了下眼睛,瞳孔被照亮。

    不是幻觉啊。

    嘴唇发白的郑潮忽而仰面倒地,有眼泪自通红的眼角流淌而出,他喃喃道:「天不亡河洛,天不亡河洛……」

    各路消息先后传回了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