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 每字诚惠二十五万两(求双倍月票)

    337 每字诚惠二十五万两(求双倍月票) (第3/3页)

亲明明可以提前将汤分好,把冰糖提前给常岁宁放进去,可母亲偏要当面这么做……世故,真的太世故了。

    这几日,母亲没少来送吃食,昨日里还做了家乡的卷饼,同样是大家分食,可常岁宁的那只饼格外地胖,里头裹着的菜和肉,都要将饼皮给撑破了……母亲就差亲自躺进饼皮上,把自己也裹进去了!

    常岁宁对此自然看在眼中,实际上,这位骆家老太太不单精通人情世故,且口齿伶俐又头脑清晰,实也是个不多见的人物。单是忙碌于厨房琐事之间,有些可惜了。

    骆母将汤分好后,就离开了,没有打搅常岁宁他们继续办正事。

    常岁宁放下汤匙时,看着一旁那一摞锦盒,随口闲说感慨道:“从前在京师时,我还曾想过,若有朝一日穷得活不下去了,倒还可以卖卖字画为生,聊以养家……没想到如今竟成真了,只是没想到这字画生意做得这样大。”

    骆观临:“……”

    这生意是挺大的,毕竟是刀架脖子上强买强卖,它能不大吗?

    “刺史大人这笔生意看似一本万利,却益在江都万民,而非刺史大人自身,实是用心良苦,感人肺腑。”吕秀才动容叹道:“然而,常刺史谈及‘养家’的说法,于当下恰也适用……刺史大人分明已是将江都百姓皆视作了子民一般爱护对待啊。若说江都为家,百姓为子,刺史大人便也真正当得起这一家之主之位。”

    骆观临听得频频皱眉,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这就是被常岁宁点名招进来的人?凭的是什么,该不是拍马屁的本领?

    骆泽在旁却轻点头,毕竟祖母昨日说了,让他和这位吕秀才学,不要和父亲学。

    以往在朝中时,骆观临待谄媚之臣便深恶痛绝,此刻见儿子竟跟着附和,看那吕秀才便愈发不顺眼,并由此上升到了怀疑常岁宁用人眼光的层面上。

    想到她昨日翻看这些时日的招募名单时,竟还留下了一位“口技先生”,骆观临大感无语——还真是一个敢上门,一个敢留人!

    由此可见,她招纳人才的风格已经不是不拘一格,而是千奇百怪了!

    骆观临本不欲多管这些,昨日还曾在心底冷笑“随她去吧”,此刻却到底忍不住问:“……昨日刺史留下了一位口技人,是打算作何用处?”

    “钱先生还真别说——”常岁宁一副“你问到正点子上来”的模样,正色道:“这位口技先生姓刘,乃是钱塘刘家口技的单传人,若不是钱塘也遭了战乱,人家刚巧经过江都,才不来我这儿应招呢。”

    她一副捡了宝的语气,含笑往下道:“如此才艺,平日里方便看口技表演且不说了。此外,先生该是知晓‘鸡鸣狗盗’一词的来由?”

    骆观临怔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对上她那张笑脸,又有种不好的预感,所以她是要……

    “到时我会让刘先生教授一些简单的口技,就譬如鸡鸣与犬吠,以作暗号之用。”常岁宁一视同仁地看向书房里的每个人:“咱们到时一起学。”

    骆观临陷入了沉默,这些街头技艺,在文人眼中属于不入流的行当,他想象不出他和一群人围在一起狗叫鸡叫、甚至更古怪的声音时的情形。

    当她的文士,要学的怎么这么多!

    偏生那位吕秀才又热情地附和起来,就差当场写下“口技的一百种妙用”了。

    “这只是刘先生的其中一个用处。”常岁宁重新拿起笔,边与骆观临道:“之所以留下刘先生,另还有一处用意……待过些时日,先生自然便知晓了。”

    这时,阿稚进来通传,道是楚行回来了。

    书案后的常岁宁立时抬眼看去:“快请进来。”

    楚行很快入得书房中,抬手行礼:“女郎。”

    “楚叔此时回来,可是倭军有异动?”常岁宁正色问。

    万分感谢涵涵打赏的十万币!感谢石敢当当当、氣泡噗噗茶的打赏!

    感谢大家的月票!九月份结束了,感谢大家又一月的陪伴,感激,感恩~

    马上进入10月份啦,国庆期间是双倍月票,所以大家有保底月票的话,不要留到10月底了,月初投,一票算两票!爱大家!

    祝大家国庆快乐,吃好喝好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