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都怪风太大

    338 都怪风太大 (第2/3页)

才的一番吹捧之言。

    楚行笑着道:「大将军说了,这是做好事博美名,机会不能全让外人抢了去。」

    常岁宁知晓,老常之所以从养老银子里取出这二十万两,是真心实意想助江都早日恢复,让她更好地在江都立足,同时也是不想让她落人口舌,这才以「刺史她爹」的身份来以身作则。

    常岁宁便想到之前离京时,她借捐军资之便,变卖了常阔在京中的大半家产,都带来了淮南道,让人藏在了寿州城外的一处庄子上——

    常阔在离开刺史府之前,已派人将那些东西和钱粮都运来江都,将安排在庄子上的人也都一并接来,并对常岁宁道,只要用得上,便尽可取用。

    于常阔而言,如今江都既归他闺女殿下所有,出钱修建自家园子,他有甚可吝啬的?

    因而,常阔愿意捐出的绝不止是这二十万两,二十万两只是特意拿出来,在明面上走流程用的。

    「这强买强卖的生意,竟还做到自家阿爹头上来了。」常岁宁也乐得道:「这回也算一视同仁了。」

    喜儿适时上前将一只锦盒交给楚行:「楚叔您拿好了。」

    楚行很是慎重地接过,毕竟这大约是他这辈子摸过最贵重值钱的东西了。

    见此情形,少年骆泽几分心动,下意识地看向自家父亲。

    常刺史的字,起先都是那些商贾在「买」,骆泽便也未多想,但如今有常侯爷打破了这道壁垒,少年便忽然生出一种恍然的心动。

    既然人人都可以买,那他能不能也珍藏一幅呢?

    对上儿子渴望的眼神,坐在一旁的骆观临一阵心惊肉跳。

    她的字,他可买不起!

    他又不是没看过那单子,起步都是七八万两,如今就是将他卖了,他也不值这么多银子!

    囊中羞涩的骆先生只能拿告诫的眼神看向儿子——年轻人不要追逐一些负担不起的虚荣之物!

    而若问他做官这些年的家资何在?一来,他为官正直,足够清廉,二来……便是拿来资助徐正业了。

    这场资助的结果自然是血本无归,钱财,精神,躯体各种意义上的血本无归。

    往事不堪提,每每想到那个欺骗了他感情的人,骆观临人虽活着,却总有种被鞭尸之感,而接踵而来的,便是对江都的亏欠。

    而现如今,他连救助江都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他能做的,或许便只是尽可能地辅佐常岁宁……毕竟现如今,她的确是在为江都做实事。

    心态又有了一些无声变化的骆观临,此刻看着那令他嗤之以鼻的吕秀才,及身份不明、人称一声冉女史的女郎,想着常岁宁手下人才的紧缺程度,一时陷入了思索。

    此刻,常岁宁手中拿着常阔的信,估算着想,前去寿州取回家产的老康一行人也该回来了。

    老康等人此时正在赶回江都的路上。

    他们的队伍不算小,被常岁宁安置在寿州外庄子上的,除了常阔的家财之外,还有那些跟随常家多年的老兵家仆。

    他们大多数人都欢喜欣慰,一路上就自家女郎之事说个不停,试问谁家女郎能做成一州刺史啊?——嘿,他们家女郎就能!

    相较之下,常阔被封为忠勇侯之事,反倒显得逊色平淡许多。

    而每当众人说起女郎的事迹时,总有三人蹲在一旁听着,神情钦佩,言辞恭维,态度卑微。

    这三人的来历,要从去年常岁宁混入李逸军中开始说起……

    他们三人奉命入寿州城采买物资,入城当晚去吃花酒,之后却被人打晕装进麻袋,再醒来时,已身处陌生之处,等着他们的是三把铁锹。

    起初他们以为是落入了挖黑矿的人手里,后来才知,这些人要挖的是密道,要建的是仓储,用以藏放钱财物资……结合这些人的警戒作风,于是三人便又开始怀疑,莫不是哪路大匪头子,派人在此窝藏赃物?

    自然也想过逃跑,但每每都以失败告终。

    而他们逐渐发现,这里的人并非残虐之流,一日两餐定时发放,饭菜管饱,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再加上戒酒戒色……某日借着水桶低头一瞅,才发现人都养俊了。

    且自从他们不再试图逃跑之后,其他人对他们也和气了很多,闲来无事时,大家还一起唠家常。

    抛开没有自由之外,这日子竟称得上安逸……倒比在外头拼死打仗要安稳。

    就在三人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之际,老康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