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筹备大婚

    500 筹备大婚 (第3/3页)

手臂。

    当日午后,宫中即有两则消息传出。

    第一则,是有关处置韩国公李献之事。

    第二则,是圣人准备为太子筹备大婚事宜。

    这两桩消息皆是一等一的大事,而后者透露出的深意显然更加值得琢磨,一时间,京师各路人心无不为此浮动。

    安邑坊,崔家,议事堂内,有崔氏族人拧眉思索道:“明后莫非是见局面难支……果真有意要还权于太子了?”

    另有族人道:“据闻一个时辰前,太子出了宫,往宣安大长公主府去了……”

    身为储君,出宫去往府上拜见,这几乎是堂而皇之的拉拢示好了!

    而太子什么处境,他们都心知肚明,若无圣人准许,太子岂敢有此举动?

    准许太子拉拢宗室掌权的大长公主,又要为太子筹备大婚……这几乎怎么看,怎么像是要为太子掌权做准备了。

    今日早朝之上,女帝被迫做出妥协之举,各处尚未来得及有进一步的想法,女帝却突然有此“一退再退”的表态……莫非当真年迈无力,存了急流勇退之心?

    “不,我更相信,她是在以退为进。”短短两载间,发髻几乎已经全白的崔据,眼神笃定地道。

    众人皆向家主看去。

    “四下反叛者,过半皆以匡扶正统为旗……”崔据道:“她此时作势让位于太子,不过是试图安抚各处。准许太子拉拢各方势力又如何,只要太子尚被她掌控在手中,那些势力最终为谁所用,不过只是名义上的区别。”

    太子大婚,意味着储君已经长成,但太子妃却出自郑国公府,女帝的那位心腹重臣家中。

    “此非急流勇退,而是毫无迟疑的反击——”崔据的语气中似有着对这位对手的了解与肯定:“明后此人,绝无可能会生出退意。”

    她意识到今日的妥协必会成为失权的开端,于是毫不迟疑地借还权于太子之举大行障眼法,令四下人心动摇——扶持太子,于大多数人而言,总是最稳妥的一条捷径。

    “应当不止如此……”经家主之言,有崔氏族人很快反应过来:“太子大婚,是名正言顺召诸王及各道节度使入京的机会……”

    若换作寻常,诸王及各方势力未必敢冒险入京来,可天子做出让位之相,面对“日后新君”的大婚典仪,各处却是不得不再三掂量思忖了……“日后新君”这四字的存在,既是胁制,也是诱饵。

    这于女帝而言,既是分辨试探,也是动手铲除的机会。

    崔洐拧眉:“将储君作为傀儡利用到这般地步,她倒是果真擅长物尽其用……”

    崔据稍嫌弃地扫了一眼长子——他又在说些什么浅显无用而不合时宜的批判之言?

    察觉到父亲目光,崔洐忙低下头,改口问道:“父亲,可要提醒荣王多加防备?”

    太子大婚,荣王必然也会被召入京中,但是否要来,却要三思而行。

    “不必多此一举。”崔据道:“依荣王的城府,未必看不穿明后用意,况且——”

    崔据看向长子:“我崔氏与荣王府的关系,尚且未曾紧密到如此地步。”

    荣王府待崔家是有多次拉拢之举,崔家也未有拒绝,但崔据终究未能真正下定决心……

    崔据摇摆的原因,大半来自于他那已被除族的长孙此前的来信劝说——令安认为,荣王府绝非良选。

    崔家族人为此相议之际,京师各处也在紧急议论此事,但并非人人都是崔据,会于第一时间断定此为女帝的反击之举。

    各处心思欲望按下不多提,却说郑国公府内,此际突然有惊叫声响起,惊得彩色檐角上的几只鸟雀登时飞散。

    “……大婚?”魏妙青满眼惊骇之色,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我和太子?!”

    “不然呢。”郑国公发愁地叹气:“那总也不能是为父和太子啊……”

    魏妙青又赶忙拿询问的目光看向母亲。

    段氏魂不守舍地点了点头。

    (不急不急,下章写到李献,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