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更大危机的预演

    516 更大危机的预演 (第3/3页)

扶大局,他甚至不敢想象会迎来怎样的无边乱世。

    所以,他永远对那些欲图让天下止戈之人,抱有最大的敬意与感激。

    这便是他坚定跟从殿下多年的根本原因。

    常阔看着天际,不知何时亦红了眼角,直到不远处传来无绝一声又一声的喊着“老常”,他才扭脸骂去:“……喊个没完,叫魂呢!”

    无绝气道:“……好心问你吃不吃羊汤面!”

    常阔闻言脸色顿时和蔼可亲起来,连忙哈哈笑着向无绝走去:“吃,怎么不吃!入秋喝羊汤,再地道不过了!”

    “你想吃,我还不想做了!”

    无绝甩着衣袖离开,常阔拄着拐在后面追赶。

    天镜也笑着跟上前去。

    待到晚间,无绝到底还是熬了两大锅羊汤。常岁宁忙完公务,刚回到居院,就见院子里一派热闹,老常招手让她来喝汤。

    次日清早,常岁宁亲自送李潼出了刺史府,并让常刃带人一路护送。

    临别之际,李潼抱了抱常岁宁。

    常岁宁交待了几句后,目送着李潼提起衣裙上了马车,眼中有着几分冀望——当一个人担起责任时,也将是她获取掌控前路能力的开端。

    她希望李潼此去能够振翅而起,即便遇挫却愈勇,早日与权力完成匹配。

    一行车马出了江都城后,李潼放下车帘,未再回望。

    这时,陪同在她身侧的摇金,取出一只匣子,递到她面前。

    李潼下意识地接过,打开后,不禁怔住:“这是……”

    摇金:“殿下交待婢子,若女郎坚持要回宣州,便让婢子将它们交给女郎。”

    “这里有殿下的印信,各处府库的钥匙,以及宣州兵符——”

    摇金正色道:“殿下说,她不在宣州的这段时日,接下来,您就是宣州的主人。”

    李潼愣住半晌,缓缓红了眼眶。

    母亲不愿她回宣州涉险,可当她做出这样的决定后,却又将一切都交予了她。

    她想退,母亲便愿她平庸平安。

    她想进,母亲便不吝交付一切。

    母亲何其聪慧通透……在母亲眼中,唯有她主动承担起这一切,拥有独立决定的能力和胆量,才配成为那个适合代替母亲守护宣州的人选。

    可她甚至并非母亲的亲生女儿……

    李潼捧着那只沉甸甸的匣子,一时泪如雨下,心中却更添坚定与胆气。

    在李潼抬手将眼泪拭去时,她的马车正与一匹迎面而来的快马擦肩而过。

    这匹快马是往江都送信而来,此信来自肖旻,信中带来了一则捷讯。

    肖旻重整兵马后,今已顺利取回潭州,卞军再次败退,只是卞春梁提前出逃,未能一举杀之。

    卞春梁退至四百里后的衡州一带,肖旻已继续率兵乘胜追击。

    常岁宁心下稍安些许,无论如何,眼下能定一方是一方,朝廷固然有失,但亦无法改变卞军作恶多端,卞春梁罪该万死的事实。

    这封捷报同时也传回了京师,伴随着秋收的喜悦,朝廷许多官员生出了局面转好的错觉。

    可很多时候,一时的曙光乍现,往往是更大危机的预演。

    八月末,秋收落幕,至此距太子大婚之期,已不足两月。

    有部分藩王和节度使在经过观望之后,已在预备入京之事。

    但更快一步入京的,是一封十万火急的奏报——范阳王造反了。

    范阳节度使被麾下行军司马段士昂毒杀,而段士昂早已暗中投靠范阳王李复。

    李复出身宗室旁支,手中本无多少兵权,为人也一向谨小慎微,素日里很少被人提及,此番却突然趁乱掌控四万范阳军,又于幽州一带强行征军数万,赫然已成大患。

    在朝廷尚未及做出应对之时,段士昂一路挥师南下,很快占据了瀛洲、冀州。

    消息传到江都时,乔玉绵手中提着的食盒陡然跌落,于喧闹长街中,猛地转头望向北面。

    冀州紧邻邢州,清河属邢州治下……而崔琅此刻仍在清河!

    一阵秋风过,几片枯叶落在青瓦间,北面天际有乌云乘风而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