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敢欺中原无主

    532 敢欺中原无主 (第2/3页)

江都准备动兵的消息之后,徐州刺史愈发不敢怠慢,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要赶在常岁宁抵达之前,将汴州拿下!

    汴州是他徐州与洛阳之间唯一的阻隔,只消打通了汴州,他便可与洛阳的范阳军联合,范阳王二十万大军在此,到时他便也不必惧怕那常岁宁上门了!

    二来,眼瞅着各州都在反,他着实焦虑得厉害,这种感觉就好比读书旬试之际,眼看同窗们呼呼奋笔疾书,而自己一个字都没能憋得出来……他如今每每梦到这旧时场景时,尚且急得夹紧双腿想要如厕。

    因此,早在动兵之前,常岁宁便预料到了范阳军会染指河南道的可能。

    一队飞骑沿淮水而行,先后将此信送至寿州、光州,与申州。

    范阳王遂令徐州出兵从后方围攻汴州,到时汴州军的退路也被阻死,便只能选择归降。如此一来,范阳军便可用最小的代价拿下汴州。

    这兵卒自汴州而出,按照原本路程,他至少还需两日才能抵达江都,这一路他心急如焚,又反复想着,就算常节使愿意出兵援助,江都大军出动也需要时间准备……汴州形势这般危急,能撑到援兵抵达之时吗?

    胡粼于信中提及了汴州与河南道现状,亦表明了自己不愿归降于范阳王的决心。

    无绝不以为然:“我和你是哪门子的知己。”

    而不管是大人的行军路线,还是他们这一路兵力的行军路线,皆是各自所处位置距离洛阳最为省力的行军之法,如此部署,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且可保证最大意义上的兵贵神速。

    这下反而轮到无绝心虚了,他连夜卜八字,哪有时间顾得上准备行李?

    对上少女无垢的眸子,无绝在心中擦了擦汗,慌乱赔笑,赶忙道:【这便去备,这便去备!】

    徐州刺史这样想着,遂加紧点兵,于次日清早,亲自率兵往汴州方向赶去。

    旁人或不知,但作为刺史大人的贴身侍从,他很清楚自家大人内里乃是造反瘾很大一男的。

    昨日夜间,大军休整之际,元祥领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兵卒来到了常岁宁面前。

    而河南道早已人心动荡,随着范阳王一纸檄文,暗中欲图倒戈者不在少数,与汴水相邻的徐州便在其列。

    至于为何不能领兵征战,刺史大人还偏要披甲上点兵台,一来是为了激励士气,二来……大概就是为了过一把瘾了。

    无绝闻言却面露狐疑之色:“助我?我看你是想借机分走大人的恩宠吧?”

    对此,邵善同甚觉自己有先见之明——他承认他先前扩增兵力时稍显放肆了些,但这不是很快就派上用场了吗?

    常岁宁眨了下眼睛,看向无绝,疑惑反问:【你自是要一同前往的,这竟还需我特意言明吗?莫非你未曾备下行李?】

    范阳军一路扩张势力,兵力已逾二十万众,常岁宁自江都点兵十万,并非是她太过轻敌,而是她欲兵分两路行军。一路由她自行率兵十万,从江都往北而行,直入河南道,从汴水侧借道,往洛阳方向行军。

    与此同时,常岁宁所领先行骑兵渡过淮水之后,沿汴水东侧行军已逾两百里。

    而在昨日,常岁宁下令动兵之后,江都即有数十飞骑持常岁宁之令,将这个消息送去了淮南道诸州。

    退一万步说,洛阳就在那里,范阳王能拿,那为什么他家大人不能拿呢?

    邵善同激动得来回踱步,捏着江都送来的信函,心情好似过年,待看罢信函内容,立即精神大振,下令点兵。

    如此善用兵者,又如此熟知各道行军路线,不是天选造反之人,又是什么呢?

    邵善同愈发认可自家大人的造反天资,甚至觉得这份天资若不能物尽其用,实在是暴殄天物的程度。

    他之所以一心主张造反,原因有二,一是他不满当下朝廷已久,心中藏着一股且叫日月换新天的志向。

    初听闻时,徐州刺史心头一阵狂跳,但很快又冷静下来,江都大军行路,战马辎重粮草备齐均需要时间,往快了说至少也还需十日才能抵达……

    去洛阳好哇!

    什么遵旨不遵旨的,不过是个名目罢了,这年头,各处都在争夺地盘,谁有本领带着自己的兵去拿地盘,那地盘就是谁的!

    跑去准备行囊时,无绝心中虽虚,却也欢喜,不忘拿优越的眼神看了一眼天镜——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