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杨昭的民心

    第585章 杨昭的民心 (第2/3页)

如此拥护?

    这样很不正常。

    “诸位,安静!”

    还是荀攸出面,说道:“这位先生,是从外地来的,不是很清楚我们的情况。”

    听到是外地来的,那些村民这才放过荀彧,不再声讨了。

    荀彧往里面看去,只见几个孩子,捧着书本念书,又感到不解地问:“你们这里的孩子,还能读书识字?”

    村长觉得这个外地人,有点像乡巴佬,对他们而言,读书识字早就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解释道:“齐公在城内置办了蒙学,只要是五岁以上的儿童,都可以入读学习。我们村子的孩子,都去读过书,按照齐公的意思,今天就是休息日,不用去上学,在家做功课即可。”

    还可以这样?

    荀彧震惊了!

    他们颍川学院,不是没有蒙学。

    但是能入读的孩子,家里都是有点钱,像这里的村民孩子,在他们颍川,根本没钱入学,而这里的孩子,还能安逸地读书。

    杨昭治下的百姓,那么富裕的吗?

    荀彧不敢想象。

    “我们主公,对普通百姓的孩子免去学费,只需要给小部分书本费即可。”

    荀攸看出了荀彧的疑惑,解释道:“如果学习成绩好,还能有奖学金领取。”

    荀彧惊叹道:“齐公那么有钱?”

    可以想象得到,杨昭这样做,在教育里面的投入有多大!

    这是一项超级烧钱的项目。

    荀攸说道:“我们不缺钱,主公这样做,是想让很多孩子读书明理,也有教化之用,不只是这里的孩子能读书,五叔有时间的话,可以到处看看,其他地方的都一样。”

    荀彧佩服道:“齐公是个好人啊!”

    就这一件事情,他基本能看出,杨昭很多方面,都要比曹操更好。

    荀彧问道:“你们对齐公封公,有什么看法?”

    那个村长不以为然道:“不就是封公,能有什么看法?齐公为了大汉,劳苦功高,每次打仗都是亲自出征,别说封公了,就算是当皇帝,我们都是支持的!”

    这句大逆不道的话,瞬间得到其他人的认同。

    就算杨昭当皇帝了,在他们看来也是合情合理,没有任何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