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铜簋明珠

    第三十六章 铜簋明珠 (第1/3页)

    141

    次日,用毕早餐,众人尚自为和亲之事犯愁,都聚在土大人屋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那吐库勒却又来请。

    土大人道:

    “说不得,我们还要去见他一遭,且看今日可有转机?”

    众人便随着吐库勒左转右拐,来到一个所在,却是一座宫殿。

    除了土大人和虢大人,众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不免左看右瞧,发现这宫殿虽然不比周室王宫,却也十分华丽,自有特色。

    进得殿来,龙子西见正中榻上,半躺着一个妇人,后面跪着几个使女伺候。

    不觉一楞:这俨狁国主原来是个妇人?

    见那妇人约有四十七八岁,虽然脸上颇多皱纹,却丰韵十足,自有威严。

    再往边上看去,左边一带已经坐了五六个人,其中格鲁切也在座。

    心道,他们一定是西戎国使者了。

    俨狁国主对面也坐着几个人。

    吐库勒把客人带到后便与他们坐了一处,那些人自然是俨狁国的官员。

    右边一侧的座位却都空着,显然是留给他们的。

    土大人与俨狁国主见礼毕,众人便坐到右侧,早有下人将茶果伺候端正。

    那妇人却不起身,缓缓地说了一通话。

    吐库勒欠身译道:

    “大王刚才说,今日请两国使者小坐,叙叙闲话,别无他意。请诸位放松,不必拘礼。”

    那女王面露微笑,对那西戎国使者又说了一番话。

    他们却是语言相通,不需转译。

    土大人轻声问卓尔美:

    “他们说的什么?”

    卓尔美道:

    “那女王说,他们虽然同宗,却是近年少有交结,问那西戎国使者最近情况怎样。”

    接下来,那女王便与西戎国使者闲话,卓尔美便不时为土大人翻译。

    那西戎国使者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留着一部胡须,语速极快。

    却是告诉女王西戎国民心和顺,人人好武,现在国势强盛,最近又兼并了几个部落,雄踞西方。

    又说西戎国国主知道俨狁国现在日益强大,有意结好云云。

    说到得意处,那使者少不得神采飞扬。

    142

    女王与那西戎国使者说了一会儿,把头转向土大人,又说了一番话。

    吐库勒译道:

    “听说周国乃是礼仪之邦,却不知那‘礼’究是何意?”

    土大人冲虢石父点点头,虢石父便欠身答道:

    “承蒙大王下问,‘礼’之原意,乃是祀神之器,衍为祀神之事,源于夏商两朝。

    “由此可知祭祀神灵乃我华夏习俗,由来已久。

    “天道神灵,佑我万物,敬而祀之,可保永嗣。

    “又后,周公制礼,礼之含义则日渐明确。

    “礼者,规矩也。

    “只不过,礼之规矩与法之规矩不同而已。”

    女王听了译语,微微点头,通过吐库勒问道:

    “然则,‘礼’可用来治国乎?”

    虢石父侃侃答道:

    “回大王话。商纣无道,纲伦失常,礼义毁坏,民无遵循。

    “武王开国之后,周公制礼作乐,正是为治国奠基,乃不世之功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又有贤者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以礼治国,方显上天仁德,实非严刑峻法,一味用强可比也。”

    这一番答词,说得众人连连点头,龙子西更是佩服不已。

    心想:这虢石父真乃饱学之士,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平时说话之乎者也,尚嫌啰嗦,今日一番言语下来,竟似一位武功高手挥掌击来,让人感到无形的力量。

    看那土大人,也是面露微笑,频频点头,神色十分满意。

    那女王更是龙颜大悦,便命赏酒。

    虢石父急忙起身谢恩,饮了赏酒。

    那西戎国使者听了这番话,却冷笑一下,呜噜呜噜说了一通话。

    吐库勒笑道:

    “这位西戎国使者说,光有‘礼’,难道就能治理国家么?”

    虢石父微微一笑,道:

    “这位使者大人问得好!

    “礼,王之大经也。

    “但治国之道,岂只一途?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礼、法兼备,德、威并施,方为治国大道。”

    那女王听了吐库勒转述,微笑点头,又通过吐库勒问道:

    “听说贵朝还有乐官之职,专司乐事,端的如何?”

    虢石父答道:

    “不错。

    “乐官之职,专门负责在各地采风,收集乐诗。

    “乐,既有愉悦生活之用,更有教化百姓之效。

    “乐有风、雅、颂之分。

    “风者,地方曲调也;雅者,正调也;颂者,宗庙祭祀之乐歌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