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玻璃

    第一百三十二章 玻璃 (第2/3页)

燕国的律法严重的多!

    魏陵兰名下的恒通商号之所以能够风生水起,让无数人眼红,那是因为她的父亲,那个宠爱幺女心怀愧疚的鲁国公当初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说句不好听的,恒通商号百十年赚取的银钱,也不一定抵得上鲁国公当初付出的代价!

    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冶炼车间掌握了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也不可能大规模的生产商品。

    这和赵亨义敢于烧制玻璃,却不敢挖掘大青山中的盐矿是一个道理。

    至于锄头柴刀之类的农具,以冶炼车间的实力确实可以吊打大燕国所有制造此类产品的铁匠铺,可那玩意利润太低,渠道成本太高,最为关键的是,冶炼车间压根没有那么多的人手!

    还是人太少,劳动力缺口太大!

    而且,榆树湾的基础性建设一天也没有停歇过,甚至类似的工程已经朝着附近的村寨开始辐射,在赵亨义的规划中,最终将会把附近的几个村子囊括进自己的产业区中。

    以周家祠堂被烧为标志,赵亨义已经尽可能的将附近的劳动力从田地里解放出来,可这并非长久之计。

    工业化大发展的前提是,粮食产量的提升以及食物的极大丰富。

    榆树湾如今产业规模还小,甚至今后把当阳县彻底打造成赵亨义的产业区,对于大燕国而言,在粮食层面也算不得什么负担。

    毕竟没粮食吃,每日饿肚子,只能靠野菜、草籽充饥的,只是普通的百姓。

    粮商们的仓库里,不缺白花花的大米,不缺如雪一样的白面。

    只要有银钱,粮商们会源源不断的从江陵城调集充足的米面供应赵亨义。

    但从长远来看,终究还是有隐患的。

    就连赵亨义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已经在下意识的考虑大燕国轰然倒塌之后,如何重建汉人的文明和国度了。

    赵亨义从江陵城中离开前,就已经拜托魏陵兰帮忙寻找海外作物,不管是什么样的作物,不管是粮食还是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