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拜师

    第二百三十三章 拜师 (第2/3页)

员所收获的银钱比捕捞大黄鱼多出数倍甚至十数倍,虽然耗费的时间稍长,也需要面临一定的风险,可依然是人人都想争夺的机会。

    对此赵亨义自然是乐见其成,在大燕国这个狗日的世道里,他一直极度缺乏安全感,见过了后世的祥和生活,眼下这个时代,总是让他感觉到为了生存做出多大的努力都不为过。

    危险并不仅仅只来自于草原上的蛮族,越是在三亚湾待的久,越是和那些海商们接触的多,赵亨义就越是能够感觉到,这个时代的混乱和无序。

    在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区域之中,还都处在强者为尊的混乱状态之中,大燕国虽然腐朽不堪,赋税高到离谱,几乎遍地都是山贼土匪,可以已经算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和平区域了。

    那些纵横四海的大海商们,在富贵光鲜的外表之下,也面临着极其严苛和复杂的形势。

    唐家的四少爷被唐吉亲自送到了三亚湾,奉上丰厚的拜师礼之后,成为了赵亨义的弟子。

    十一二岁的少年已经表现的极为老练和有城府了,唐家这等累世的豪富,对于子弟的培养已经无限接近于真正的世家大族,只不过,在这个知识垄断的年代,就连唐家这样的人家,也很难聘请到真正有学问的大儒。

    毕竟在那些名气极大的读书人眼中,唐家这样的海商即便富可敌国,也依然摆脱不了爆发户土财主的身份。

    在这样的情形下,赵亨义这等能够做出名传天下绝世好词的家伙,即便不是正统的读书人,在文章学问方面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放在琼州府以及周边,已经是了不起的,有名望的读书人了!

    不过,在这个讲究天地君亲师的年代,唐家四少爷拜赵亨义为师,倒是显得极为潦草了。

    尤其是以双方的眼下的身份而言,整件事甚至显得不合规矩。

    可赵亨义不在乎,想必唐家四少爷也不是那么在乎。

    真要让这位四少爷跟着赵亨义学习诗词歌赋,赵亨义也教不来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