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刘濞的猪队友s(加s表复数)

    第135章 刘濞的猪队友s(加s表复数) (第2/3页)

,去了武关······”

    轻声道出此语,王太子刘驹便再次望向田禄伯,目光中,也悄然带上了些许凝重。

    “大将军说,我大军可以分成两路,分别从函谷关、武关方向进攻;”

    “还可以让赵王、燕王引匈奴人入关,攻打萧关。”

    “——但长安朝堂派出的三路大军,郦寄所部,已经将赵王困在了邯郸城;刘舍所部,也已经在武关戒严。”

    “唯一剩下的函谷关方向,也有灌婴率领的朝堂兵马,在荥阳驻守敖仓的同时,作为梁都睢阳的后援。”

    “在这样的情况下,萧关、武关方向,都已经是不需要考虑的了。”

    “唯独函谷关方向,是我大军可以考虑的进攻方向。”

    “尤其是函谷关方向,有梁王刘武重兵驻守睢阳、睢阳以西,还有灌婴驻守荥阳的情况下,我大军,就更不应该分兵了。”

    “——非但不能分兵,而且还要纠集所有的力量,争取攻破梁都:睢阳!”

    “只有这样,才能让关中人心大乱;”

    “父王才能有进,则乱中取胜、退,则划江而治的机会······”

    毫不怯场的给出自己反驳田禄伯的论据,王太子刘驹便对田禄伯再一拜。

    “不知大将军认为,我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

    随着王太子刘驹这最后一问,吴国大将军田禄伯,也不由得陷入一阵沉思之中。

    帐内的众人,也都不明所以的侧过头,开始再次东张西望了起来。

    而在没人注意到的角度,吴王刘濞和王太子刘驹,却是默契的相视一笑,又分别点下头去······

    ——单从战略的角度而言,田禄伯的计策,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作为关中-关东之间最主要、最重要的隘口,长安朝堂在函谷关方向的防备,必然是无比严密的;

    与之相比,武关方向的防备,就算是有十几万关中部队前去防守,攻打武关的难度,也绝对比攻打函谷关要容易不少。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吴楚主力攻打函谷关,将长安朝堂的注意力大半吸引的前提下。

    而王太子刘驹反驳田禄伯,看上去是非常有道理,但真要说起来,却多少有些强词夺理的嫌疑。

    ——武关有十几万朝堂大军,就不应该攻打武关了?

    嘿!

    函谷关方向自东到西,还有睢阳、荥阳、洛阳、函谷关这四道防线,且每道防线,都有十几万朝堂大军防守呢!

    按王太子刘据的说法,如果武关不应该攻打,那函谷关,就更不应该攻打了。

    再者说了:派五万兵马组成偏军,攻打武关方向,也不一定就是说,田禄伯非得攻破武关才行;

    让田禄伯的偏军佯攻武关,将长安朝堂的注意力,分出一部分到武关方向,为攻打函谷关方向的吴楚主力,稍微减轻一些压力,也算不得什么坏事。

    所以,王太子刘驹站出来,反驳田禄伯的计谋‘不可以采用’,并非是战略角度的考虑。

    而是因为,在大约五十多年前,类似的事,也曾发生过一次······

    “嘿······”

    “当年,反秦义军攻打关中的时候,正是项籍攻打函谷关,太祖高皇帝攻打武关的啊······”

    “你田禄伯,难道想‘先入长安’不成?”

    意味深长的看着田禄伯,在心中发出这样一声质问,吴王刘濞便佯装淡定的昂起头,毫不迟疑的否决了田禄伯的方案。

    “太子说的有道理。”

    “如今的情况,对寡人,以及楚王而言,非常不利!”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所有的军队,向西开往函谷关方向,争取攻破睢阳!”

    “至于武关、萧关方向,就只能暂时放弃了······”

    见刘濞开口拍板,将田禄伯的方案否决,帐内不明所以的众将,也只得朝刘濞茫然一拱手。

    而在刘濞身侧,田禄伯再三思虑之后,也隐约明白了刘濞的顾虑;

    纵是仍想说些什么,却终也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刘濞拱手一拜。

    “大王英明······”

    随着田禄伯‘分出一路偏军’的提议,被吴王刘濞、王太子刘驹配合着否决,茫然的将领当中,只突然走出一道明显有些异类的身影。

    就见那青年将领,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身高足有八尺(1.84米)余,身形虽不魁梧,双肩却极为宽阔。

    见田禄伯的提议被否决,那青年将领的面容之上,也随之涌上一抹不忿之色。

    青年将领正要上前,却被田禄伯冷不丁瞪了一眼;

    待停下脚步,便见田禄伯,对那青年将领缓缓一点头······

    这位青年将领,名桓(huán)霸;

    是此刻,站在帐内的‘将领’中,除大将军田禄伯之外,唯一一位武人出身的‘真将领’。

    作为一名真正的将领,尤其还被田禄伯带在身边,亲身教导多年的青年才俊,桓霸自然能一眼看出:田禄伯的建议,对如今的大军而言,是多么难能可贵。

    但桓霸实在不是很能明白:这么好的提议,为什么会被大王拒绝呢?

    大将军,又为什么不多坚持一下,甚至还不允许自己站出身,劝说大王呢······

    愣在原地思量许久,桓霸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

    但从大将军田禄伯望向自己的目光,以及不断摇头的举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