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小混账,陪朕说说话吧

    第211章 小混账,陪朕说说话吧 (第1/3页)

    天子启,病了。

    病的很轻;

    轻到整个太医属衙的几十名太医,都一致认为天子启‘并无大碍’。

    也病的很重;

    重到天子启回了清凉殿,便躺在了御榻上,目光呆滞的看着天花板,躺了整整一天一夜,谁劝也不愿意起身。

    宫中的郎官、宫人们急坏了,便叫来了皇九子刘胜;

    宫外的百官、贵戚们急坏了,便一同来到宫外请见。

    最终,自清凉殿走出,向前来请见的朝臣、公侯表明情况的,也还是刘胜······

    ·

    “公子!”

    “陛下如何了?!”

    才刚走出殿门,还没来得及走下长街,陶青、晁错二人为首的数十名朝臣、功侯,便已自长街涌上前去;

    眨眼的功夫,便将刘胜围在了中间。

    “父皇,病得很重!”

    沉声一语,惹得众人面色齐齐一紧!

    却又见刘胜深吸一口气,面上严峻之色又更甚一分。

    “太医令说,最近这段时日,父皇实在是太过于繁忙、太过于操劳,日夜不分、餐食不时。”

    “——父皇,是累倒的······”

    莫名低沉的话语声,让众人面上神容愈发凝重,望向刘胜的目光,也陡然带上了一抹庄重。

    正当众人都以为,天子启的身体,真的出了什么大问题,刘胜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众人陷入一阵漫长的错愕之中。

    “太医令的意思,是让父皇静养十五日,调理调理身子。”

    “再辅以汤药、灸、艾,才可以痊愈。”

    “——最近这段时日,朝中政务,父皇应该不能亲力亲为了。”

    “还需要开封侯、晁内史多上点心。”

    “不要让父皇因为忧心朝政,而耽误了调养······”

    神情依旧严峻、语调凝重依旧的一番话,却让众人齐齐一愣!

    哈?

    就这?

    这就‘病得很重’了?

    心里如是想着,众人却根本不敢将内心想法表露出来。

    暗中长松了口气,面上却是无一例外的绷起脸,煞有其事的缓缓点下头。

    “居然要调养十五日,还要辅以汤药、灸、艾才能治好?”

    “如此说来,陛下,真是病的很重啊······”

    “——是啊······”

    嘴上的话是越说越凝重,众人面上的神情,却是越说越轻松。

    十五天?

    嘿!

    这年头,随便着个凉染个风寒,又或是头疼脑热的,谁不歇上这么十天半个月?

    就说天子启这三十四、五的年纪,有个小病小灾,要躺上个十天半个月,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至于这么小的‘病’,却被刘胜描述为‘病的很重’,众人也并不觉得奇怪。

    ——父母双亲生了病,且不管大病小病,对子女而言,可不就都是‘病的很重’吗?

    再考虑到过去这些年,刘胜在长安闯下的‘仁孝无双’的名声,这般小题大做的举动~

    咳咳,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过对天子启的担忧,众人心中忧虑却已是消散大半。

    正盘算着要不要就此离去,却见人群最前方,最靠近刘胜的位置,御史大夫陶青只面带阴郁的昂起头。

    “陛下病的这么重,臣,实在是非常担忧。”

    “不知公子能不能通禀一声,让臣见见陛下呢?”

    陶青轻声一语,只让原本愈发轻松地氛围,又顿时微妙了起来。

    却见陶青面色凝重的侧过身,指了指身边的众人,又道:“我们入宫,就是因为担心陛下的病情。”

    “如果不能亲眼见到陛下,我们就算是回去,恐怕也无法安心处理政务,为陛下分忧啊?”

    又一声此地无银三百两般的补充,只惹得众人纷纷侧目,各自将审视的目光,汇集在了人群正中央的刘胜身上。

    而在刘胜的另一侧,听闻陶青这一番不识大体的话语,内史晁错的脸,却是‘唰’的一下黑了下去。

    ——陶青话里的意思,摆明了就是不相信刘胜,非要亲要看到天子启没事,才能放下心!

    按理来说,作为如今朝中,理论地位最高的人,陶青有这样的担忧,也确实能算的上是情有可原。

    毕竟天子启的安危,关乎着宗庙、社稷的安稳;

    作为朝堂目前的领头人,陶青想要明确了解天子启的身体状况,再酌情做出反应,完全是题中应有之理。

    但陶青千不该、万不该,万万不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透露出‘我不信,我要亲自见陛下一眼’的意图······

    好在刘胜,也并没有玩儿什么千层饼的套路,天子启的状况,也确实不算太糟糕。

    听闻陶青这接连两问,刘胜只面带迟疑的低下头。

    “可是太医说,父皇需要静养啊······”

    若有所思的发出一声低语,不等众人流露出一样的神容,刘胜便稍有些严肃的抬起头,望向身前,已经流露出惊恐之色的御史大夫陶青。

    “陶大夫说的,也有道理。”

    “如果不亲眼见到父皇,诸位朝公,也确实放不下心。”

    “这样吧;”

    “——陶大夫、晁内史随我入殿,其余诸公,便在此稍候。”

    “等陶大夫、晁内史见过父皇,再把父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